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天然气利用,既是稳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治理大气污染,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清洁供暖、
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天然发展趋势
从国际天然气利用环境看,世界能源格局正发生重大调整。
——能源供需宽松化,随着天然气开发技术不断突破,特别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使世界天然气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天然气供应宽松,价格稳定呈下降趋势,为我国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消费结构低碳化,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巴黎协定》的实施,将大大加快世界能源低碳化进程,清洁的天然气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重要增长点,预计未来20年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
——供需格局多元化,世界天然气供应格局正不断变化,管道气与LNG,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等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俄罗斯、中东、北美、澳大利亚等区域天然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从国内天然气利用形势看,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将进一步激发天然气需求。
——在经济增速换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能源绿色转型要求日益迫切,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更替期,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还应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预计到203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比2018年增加一倍左右。
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实施“蓝天保卫战”,天然气在城镇燃气、清洁供暖、工业燃料、
交通等领域利用前景广阔。此外,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管网建设、
市场准入、价格机制等将加快推进,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天然气市场将逐步形成。
天然气发展疑虑
根据BP统计,201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283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量1216亿立方米占比达到43%,,是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并且未来天然气进口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同期我国石油进口占比接近70%。使得我国油气外依存度较为严重。石油和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为20%、8%左右。过度依赖进口对能源安全带来挑战。
2018年中国进口的天然气中40%为管道气,主要来源于中亚地区,最大进口国为土库曼斯坦,占进口管道气的70%;60%为液化天然气(LNG),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44%)、卡塔尔(17%)、马来西亚(11%)、印度尼西亚(9%)
总体上中国天然气供给比较多元化,但也存在进口市场相对集中(土库曼斯坦和澳大利亚占进口量超过50%),LNG在东亚地区与日韩存在竞争关系等影响,天然气价格波动性较大、可控性较差等问题。
从国际上看,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天然气已经实现自给,2017年成为净出口国,2018年天然气净出口量出口量达到166亿立方米。美国能源自给对世界能源格局和能源安全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世界主要天然气进口地区/国家为欧洲(3206亿立方米,管道气占78%)、中国(1216亿立方米,管道气占40%,LNG占60%)、日本(1130亿立方米,LNG)、韩国(602亿立方米,LNG)、墨西哥(527亿立方米,管道气占87%)、印度(306亿立方米,LNG)等,主要为欧洲和亚太地区。
02天然气资源潜力
根据BP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96.9万亿立方米。排名前5位的储量国占全世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65%。其中,中国为6.1万亿立方米,占全世界总探明储量的3%(世界排名第7位),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有限。同时,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页岩气资源储量全球第一,但开发程度较低,随着技术进步和油气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将不断释放。
03全球天然气生产消费情况
2018年全球天然气产量38679亿立方米,产量最大的为美国,前十名产气国天然气产量占全球总产量超过70%。中国产量为1615亿立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4.2%,居全球第六位,储产比37.6。
201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38489亿立方米,消费量最大的为美国,前十名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达到61.8%。中国产量为283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7.4%,居全球第三位。
总体来看,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对于消费量体量看,资源缺乏,但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较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当前我国天然气进口占比超过40%,对能源稳定供应存在一定风险。此外,短时间大规模提高天然气用量对天然气价格带来冲击。因此,保持天然气合理的稳定增长(同时保持一定的储气规模),即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
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不会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汪徐华 朱汉武 排版:王富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