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危机

2019-11-5 16:39 来源: 南方周末

气温升高不仅会影响食物供应,还可能改变食物口味


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和氧气,用来生长茎、根、叶和其他好吃的东西。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这听起来可能像是将要迎来一场植被繁盛,但任何绿色产业的迅猛增长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农学家们已经记录了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植物中矿物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持续下降。2002年,数学家伊拉克利·罗兰兹(IrakliLoladze)提出了一个理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光合作用需要的蛋白质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植物在吸收微量元素的同时获得的附带矿物质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健康和不健康成分的比例发生倾斜。他记录到,包括大米和小麦在内的某些作物的养分平均下降了8%。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数以亿计的人——主要是生活在贫困中的孕妇和儿童——最终可能会缺乏铁、锌、蛋白质等基本元素。

201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塞缪尔·迈尔斯(SamuelMyers)在《自然》(Nature)发文称,未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超过当前水平,在这种大气条件下,地球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中所包含的一些关键营养成分可能会降低。2017年,迈尔斯等在《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上发表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不加以遏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会严重损害小麦、水稻和其他主要作物的营养价值,使全世界数百万人面临蛋白质缺乏的危险。

在IPCC的最新报告中也指出,高二氧化碳水平下种植的小麦,其蛋白质含量将减少6%-13%,锌含量将减少4%-7%,铁含量将减少5%-8%。充满二氧化碳的豆芽含有更多的淀粉和糖(额外含糖的植物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更少的矿物质和蛋白质。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吃垃圾食品,但粮食作物也越来越“垃圾”了,人类避犹不及。

2015年墨尔本大学的一份报告中列出了许多受气温上升威胁的食物。该报告特别关注澳大利亚,这个岛国93%的粮食供应来自国内,气候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严重影响其粮食供应。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许多食物可能会发生变化:甜菜和胡萝卜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变得不好吃;在既潮湿又炎热的地区,土豆患枯萎病(一种严重腐烂的疾病)的风险更高;肉类也不能幸免于热浪,像鸡和牛这样的动物也会像人类一样,在受到高温的压力下影响食欲,动物不会吃得那么多,也就不会长得那么胖——这就导致了更硬、更有弹性的肉;许多动物把谷物作为食物来源,气温升高和干旱会导致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发育不良,导致谷物产品和以谷物为食的动物价格上涨;乳制品部门业出现了一些最剧烈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热浪可以使奶牛的产奶量减少10%~25%,在极端条件下甚至可以减少40%。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