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盟同意在没有波兰的情况下达成2050年碳协议
欧盟领导人支持计划到2050年将欧盟的
碳排放量削减至零净排放,但依赖煤炭的波兰除外。
欧盟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说:“我们已经就气候变化达成协议,这对于欧洲表现出强大的抱负非常重要。”
此次峰会是自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其“欧洲绿色协议”以来的首次峰会。该计划旨在彻底改革欧盟经济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气候中和。
2050年目标是《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一项重要承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国家将必须削减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并找到抵消剩余排放的方法。
波兰80%的
电力来自煤炭,波兰拒绝了该计划,最终被排除在承诺之外。波兰总理马特乌斯·莫拉维奇宣布他已获得2050年气候的豁免。
德国总理默克尔告诉记者,华沙现在要等到2020年6月的峰会时才能决定是否可以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法国总统府说,欧盟领导人将努力使波兰加入,与此同时,新的“欧洲绿色协议”也将推出。
捷克共和国也对2050年
碳中和目标提出了异议,只有在保证成员国使用核能减少排放后才同意该协议。
2
欧盟的中国时刻
建立一个欧盟联邦的讨论早就不合时宜了,但是“绿色协议” 气候计划 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欧盟要实现到2050年成为气候中和的目标,布鲁塞尔将必须获得巨大的新政治和经济力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牺牲成员国为代价的。
欧盟将“2050年没有温室气体净排放的经济”的愿景与之结合,希望在低碳技术方面取得先发优势,并重新获得它输给硅谷和中国国家主导的的竞争力。
但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中国能够迅速转变其能源和环境
政策,使其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生产国。目前,欧盟的治理体系大不相同,关键权力掌握在民族国家手中。
欧洲人民党德国议员、能源和工业委员会协调人克里斯蒂安·埃勒本周在一次政治活动中说:“欧洲在污染
问题上花了近20年的时间,而中国在污染问题上花了近10年的时间。”。
迄今为止,欧盟的气候政策一直依赖于
市场机制: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体系试图通过对温室气体污染定价,让企业降低碳排放。
欧盟还依赖于设定总体目标,然后让成员国弄清楚如何达到目标——这就是欧盟设定2020年排放量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方式。
现在,布鲁塞尔正计划将2030年的
减排目标从40%提高到50%甚至55%,并在2050年前实现零净排放,这种温和的做法不会奏效。
在本周提出的众多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影响国家预算和经济政策的措施,如税收、援助和财政规则。欧盟委员会承诺修改其国家援助规则,以“促进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解决市场对清洁产品部署的障碍”
这将给布鲁塞尔在跨境项目上的公共投资留出余地,这些项目旨在实现欧盟范围内的目标,正如欧盟委员会最近对一个法德电池生产试点项目所做的那样。
“20年前,单靠合理的碳价格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如今,高碳价格需要大量的支持手段来补充……但如果我们再等10年,我们可能只能通过彻底禁止和直接公共投资来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能源经济学家、布鲁格尔智库研究员乔治扎克曼
布鲁塞尔还希望修改欧盟能源税,使之与气候目标相一致——例如,通过削减船舶和
航空燃料的税收豁免,并要求成员国放弃对税收的否决权,使委员会得到更多控制权。
它还正在考虑是否免除公共投资脱碳的预算赤字上限为GDP的3%,这是《增长与稳定公约》的基石。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欧盟将从自由市场的思维模式转变,并在指导欧洲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也会导致欧盟的争权夺利,它也有可能加剧整个欧元区现有的分歧。放松财政规则将取悦南方负债累累的成员,并激怒节俭的北方人。灵活的国家援助规则可能允许发达经济体注入资本,刺激经济增长,加深与贫富差距的分歧。触及税收问题可能会让所有人感到不安。
推动欧盟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可能会疏远中欧和东欧的新成员国,如果他们觉得欧盟的要求负担过重,他们可能会对欧洲项目失去兴趣。
这个两个新闻实际上说的同一件事。
碳问题现在已经成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而不是气候问题,气候问题是遵循科学逻辑,政治问题是遵循意志逻辑,情绪逻辑。因此碳排放的问题已经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了,所以大家也不用说碳问题合理不合理,不存在这个问题。
波兰未来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波兰要小心了。
同时关于经济问题也同样的,德国和法国都企图以碳排放为借口,形成市场壁垒以及提高德法经济的竞争力。
具体操作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当德国和法国碳排放技术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对进入欧盟的产品进行碳限制,比如说要求工业制成品的碳排放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可以进入欧盟销售。
同时,他们会对企图进入欧盟市场的国家推销碳技术,要求其购买法德的限碳产品,只要法德两国的减碳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其他国家为了进入欧盟就不得不花巨额的资金来购买。
然后,欧盟必然会派出巨量的游说团队对目标国出国游说,且对目标国的一些民间组织,例如说环保组织进行财务或者其他方式的支持,提高当地的环保的声量。
有资金支持,有道德制高点,所以你可以想到,在目标国可以掀起多大的声量。
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逻辑,这就是西方如何玩政治的。以政治促经济。
欧盟很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欧盟曾经对航空公司征收过碳排放税,后来反对声量太多,不了了之,但是必然是卷土重来的。
只不过“不幸”的是,欧盟开局不顺,德国那边搞光伏产业的时候,恰逢中国这边也搞了光伏产业,于是和很多国家的工业一样-----欧盟又一次被打趴了,中国光伏产业席卷整个世界,对欧洲光伏产业产生了毁灭影响。
这就是当年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搞制裁的原因,同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锂电池身上,只不过这次欧盟更惨,还没开局,世界十大电池厂,全部在东亚,其中七家在中国。
碳这个问题,不简单的是气候问题,我在知乎上曾经说过这个问题,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完全是错误的,之所以说是错误的,是因为美国完全可以以其压倒性技术优势,把欧盟今天的主张复制一遍,美国又可以占到技术和道德的高位了。
那就不是站着,还能把钱挣了,是骑在别人头上,还能把钱挣了。特朗普似乎没搞清楚,太过于看中美国目前的石油和天然气了,美国各大智库也是抱怨连连。
3
欧盟即将遇到的压力
如你所知,昨天我们和美国就贸易问题达成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基本上属于暂停协议,除了买一波农产品以外,其他什么都说不上,美方那边表态各不相同,民主党表示川皇卖国,共和党表示川皇伟大,美国农民表示很欣慰,做贸易的表示终于确定下来的,至少可以舒口气。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暂停协议罢了。
由于事发突然,我瞄了一下各大智库的表态,绝大部分智库的表态还没有出来,目前为止出来的只有彼得森国际研究所,它说
12月份的关税损害美国利益,而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小,预计12月15日征收的1600亿进口商品,60%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主要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些设备大多数是在中国运营的外资工厂,比如富士康,结果这些关税主要落在美国科技公司以及供应商身上,而对涉嫌不公平补贴和知识产权的中国生产商关系不大,当然这些外国生产商较低的销售可能导致裁员,但是关税不会对中国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者造成伤害。
新关税不但无效,且对美国代价高昂,美国整体经济持续强势掩盖了美国制造业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贸易造成的,美国早期关税主要针对于中间产品,这些商品关税税率为25%,美国工厂正在感受压力,使痛苦加剧的是全球经济普遍放缓,加剧了美国公司维持和扩大出口销售方面面临的困难。
过去四个月中,美国工厂活动都在萎缩,颇有影响力的供应管理研究所商业调查受访者认为,持续的经济不确定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困惑是放缓的原因,尽管过去2年支付了230亿美元的补偿金,但是美国农业州仍在遭受贸易的困扰。
我们结合这个来看
中国商业环境报告2019
这个是美中贸易委员会做的,主要是采访在华的美国企业,上次已经放给大家看了,其实所谓的“强制性技术转让”,即便是依着美国公司的说法,只有约有5%,而知识产权问题,根据美国企业的说法,近几年改善非常大
有所改善,大幅改善的指标都上升了,知识产权问题并非是一个新问题,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佳,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是这样的,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中国块头太大,容易被人盯上罢了。
一份暂停协议什么都不能代表,算是双方回家过年,2020美国总统大选为11月3日,这起码还有11个月时间,这11个月时间,川皇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目前川皇遇到的麻烦有:弹劾案,布隆伯格的金钱威力逐渐显现,以及最让川皇头疼的:他丢了肯塔基。
丢掉肯塔基对于川皇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因为它有很强的“隐含意味”,肯塔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州,首先他是参议员米奇麦康奈尔所在州,这位外号“龟丞相”的参议员是共和党任期最长的,且是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又是川皇的在任命大法官问题上的盟友。
同时肯塔基还代表支持川皇的核心力量:老白人,农民,也就是红脖子。
就在11月份,为了肯塔基,川皇亲自去拉票的说:“如果你们输了,他们就会说特朗普经历了史上最大的惨败,最大的惨败啊,你们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川皇连续亲赴肯塔基,放在过去,川皇可以轻而易举的获胜,共和党的马特贝文拉川皇背书,结果依然被民主党籍的检察长安迪 · 贝希尔击败。
尽管马特贝文自己问题很大----他和教师工会搞不好关系,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川皇已经丧失了2016年以来的选举能量,这对于川皇来说是很要命的。
川皇非建制派的人,2020年大选对于布隆伯格,对于伊丽莎白沃伦,对于拜登来说,不过又是一场选举罢了, 但是对于川皇来说不是,弹劾案很明确了民主党对他的态度----往死里打,如果川皇丢了2020年大选,他所面临的可不仅仅是失去总统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进大牢的问题,他又不是共和党建制派的人,共和党保他的可能性很低。
很多人以为弹劾案不能给特朗普造成什么伤害,所以弹劾是没有意义的,大错特错,弹劾本身并不是为了真把川皇拉下台,而是提供给媒体一个聚焦川皇的机会,把川皇的过错放大,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即便是弹劾不成功,只要足以对川皇造成伤害,民主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弹劾。
川皇下一步必须能拿出卓有成效的东西,像越南,马来西亚之类的国家肉太少,打下来也不足以提高选情,能说的只有欧盟,日本,印度之类的大型经济体,尤其是欧盟,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川皇不断的冲突,相信川皇早就有收拾欧盟的心思了。
接下来就看欧盟出招了,拭目以待,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