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办会主题,凝聚社会共识。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的精神,确立“践行友善,为中国梦助力添彩”的展会主题,使展会成为传播慈善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推动人人参与公益,并在参与公益过程中改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与社会文明,进一步突出彰显慈善在促进社会和谐、助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办会思路,突出展会核心价值。契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公益慈善类展会的特点,实行“以会为主、以展为辅”的办会思路,致力于搭建慈善资源全要素的撮合对接平台,进一步突出展会资源对接和会议研讨的核心价值,提升展会交流洽谈和对接合作的实际成效。
三、创新参展方式,整合提升展会平台功能。本届慈展会将与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相结合,通过大赛遴选优秀的参展机构和项目,优化提升招展工作质量和水平。同时,将参展、参赛和资源对接相衔接,通过参展、参赛让优秀公益项目脱颖而出,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资助,实现优秀公益项目“参赛即能参展,参展能有所得”。
四、创新展区设置,突出展会交流对接功能。在展区布局上,按照主题和功能相结合的思路对展区进行规划布局,将展会主会场划分为主题展示交流区、资源对接区、公益体验区和会议活动区等,进一步突出展会交流、洽谈和对接交易功能。同时,坚持“以会为主、以展为辅”的办会思路,参照“世界咖啡屋”和“TED”会议模式对展示交流区进行规划布置,将每个展位打造成一个小型的展示沙龙区,使其由传统的单向宣传展示向集宣传展示、交流洽谈功能于一身的多元功能展位发展。
五、创新办会模式,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和
市场化的办会机制。本届慈展会将坚持社会化、市场化办会的导向原则,整合专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并通过招投标等形式确定展会总体策划机构及各展区、活动项目的执行机构,形成展会具体运作实施执行方案,进一步加强展会社会化、市场化办会力量。
六、创新资源对接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慈展会”。本届慈展会将深度挖掘展会合作洽谈和资源对接功能,重点编制慈善资源对接四大目录,并参照文化产权交易的系统规则和模式,健全完善资源对接的规则、流程、系统等标准化服务体系,搭建公益慈善资源对接系统平台,吸引和集中优质项目和资金,切实推进慈善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慈展会不仅成为展会期间各类参展主体资源对接的服务平台,更成为全国慈善资源时时交流对接的核心平台,真正形成线上、线下、场内、场外四位一体的资源对接系统,真正打造“永不落幕的慈展会”。
七、创新新闻传播渠道,凝聚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媒体传播、广告投放和活动推广等渠道,并结合新媒体和自媒体工具的优势特点,全方位、全媒体、多角度地为展会宣传造势,大力传播慈善文化,营造崇善、向善、乐善、从善的社会氛围,使展会成为凝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载体。
八、创新办会形式,努力打造简约清新、务实高效和低碳环保型展会。展会活动方面,继续秉承精简办会原则,举办一些简朴、务实的展会活动,如启动仪式、“1+N”会议、慈善信息发布和总结交流会等。展务方面,坚持展馆布置低碳化、减量化和可利用化,并探索通过“
碳中和”方式,实现展会二氧化碳零排放,努力创办绿色展会标杆。同时,探索开展“无障碍展会行动”,实现展会无障碍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