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牛津词典》评选“气候紧急状态”为2019年年度词汇。该词用于形容某种状况,在该状况下“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减缓或阻止气候变化,避免其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根据牛津语料库的数据,自2018年以来,“气候紧急状态”一词的使用率增加了100倍。
大众媒体越来越多地在报道中使用“气候紧急状态”和“气候危机”等表述代替“气候变化”。《牛津词典》的编辑们认为,“气候紧急状态”清晰概括了人类在2019年面临的气候危机。这一词汇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搜索词,引发人们对气候
问题的广泛讨论,反映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挑战,也体现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显著增强。
2019年,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年初,多国出现极端天气,一些地方的温度打破当地气象纪录。巴西、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连续出现的森林大火,被认为与气候变化、砍伐森林等有关,引起全球关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也给世界减贫和卫生事业带来严峻挑战。
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2015年至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时代升高了1.1摄氏度,与2011年至2015年间相比升高了0.2摄氏度。而《巴黎协定》的重要目标是,在本世纪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争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要实现温度上升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我们还远没有走上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轨道。”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美国耶鲁大学去年9月发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67%的民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60%的人担忧气候变化的威胁,83%的人支持可再生能源研究。
一些国家相继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以应对气候变化。去年4月,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宣布苏格兰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法国、葡萄牙、加拿大等国政府都采取了类似行动。欧洲议会也通过议案,宣布欧盟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国际环境组织“地球日网络”副总裁特雷西·里奇认为:“气候危机程度越来越深,《牛津词典》将‘气候紧急状态’选为年度热词反映了这种紧迫性,以及公众不断增强的意识。”有分析认为,“气候紧急状态”提醒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本报布鲁塞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