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重压下的中国战略

2020-1-8 09:10 来源: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 |作者: 李静云

碳关税重压下的中国战略“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在碳减排态度上日益主动,一旦美国做出碳减排承诺,必将对中国产生更大压力。中国有必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以争取国际舆论,共同反对美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企图;同时对内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世界经济新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当然,认同低碳经济并不等于认同美方的碳关税。中国应在碳关税问题的利益博弈和权衡中有所作为,主动采取相应措施。

结成“反碳关税联盟”争取国际舆论

为碳减排而放弃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元凶”,为碳减排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则有失公平。

从历史责任来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部分源自发达国家,至今大部分温室气体仍存留其内,并持续不断地通过温室效应对气候产生影响。从现实责任来看,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仍占全球总排放的70%以上,而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仅占17%。同时,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也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从历史累计排放来看,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95%;从1950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排放量占全球的77%;从1904年到2004年的100年间,中国累计排放仅占全球的8%。从人均排放来看,中国人均排放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工业化时代时起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约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

国际社会必须看到国家间“发展不同代”的事实——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处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发达国家现有的低碳经济水平作为标尺,度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碳减排的实际成效也是极不公平的。中国有必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以争取国际舆论,共同反对美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企图。

在国际气候法律秩序构建中争取“话语权”

很长一段时间内,韬光养晦是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主导方针。这一外交政策主要基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决策层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政治外交局势的准确判断,并且为我国争取到了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和至关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这一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社会不了解中国的战略意图,由此引发西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忧虑,甚至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言论。

放眼当前和未来正在变革中的世界,保障国家利益并参与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重要的战略。由于历史原因,对于联合国宪章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最为重大的国际制度和准则,中国往往被迫接受或者建树不多。如今,国际气候法律秩序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和全球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正处于需要更多“有所作为”的历史阶段。积极参与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法律秩序的国际谈判,对于保障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毫不犹豫地占据道德高地,在国际气候法律秩序构建中争取获得“话语权”,并掌握“游戏规则”的主动权和制定权,成为构建气候保护法律新秩序的领导者之一。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在碳减排态度上日益主动,一旦美国做出碳减排承诺,必将对中国产生更大压力。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应在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既要防止近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格约束限制,又要确保中长期国家的崛起能够得到国际气候法律秩序的支持。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二氧化硫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二氧化碳排放国,即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以及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和人均量都将提升到另一个新的程度,中国将面临一个压力更大的国际环境。

面对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愈来愈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中国不能在全球减排中成为被动者或挨打者,而应当成为主动者或主导者。

在对外层面上,中国应寻求更加积极主动的国家立场和战略,以问题解决者的姿态介入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最大程度地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承担大国责任的压力下,中国需要掌握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树立自身“问题解决者”而非“麻烦制造者”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在对内层面上,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也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契机,这是中国崛起的自我约束,也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中国应果断做出重大决策,借助碳关税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本国特色产业,促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国民经济低碳化、社会消费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也将为中国创造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应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这一趋势。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内战略决策,而是一个涉及全人类的国际战略决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实现绿色崛起的模式也将给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这本身就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的绿色贡献。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