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要坚持推进
加速能源转型要抓住关键。经济上要开发出低成本的光电、风电、地热能、波浪能、生物质能,包括二次能源的氢能等;在环保意义上,要使得可开发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挥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总量明显小于等效的化石能源等;在
市场终端,产业及社会大众的用能终端应充分使用电能,尤其是分布式用能。
太阳能和风能除了具有资源丰富、清洁、环境友好等优点外,也都具有能量密度较低以及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缺点。不管从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还是能源
政策环境等方面而言,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都还面临许多
难题。除光电技术、风电技术外,多能互补技术、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克服光电、风电的上述间歇性和波动性。未来应努力建立不同气候下、能满足不同用能需求的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
能源转型要在完善体制机制、克服技术障碍和协调好多方利益的保障下坚持推进。前述2C的气候变暖“天花板”或可左右未来能源领域的资本配置,缩小化石能源的投资。美国、德国等都已较好地利用了市场加政府的作用挤压了以煤炭业为重点的化石能源业利益范围。在我国,煤炭的产业调整、转产等还面临着复杂的群体性补贴、医疗、退休等一系列特殊的具体
问题,社会影响较大,未来针对性政策的出台与落实甚为关键。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的能源结构与供需关系,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以此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洁能源。
能源转型不是快餐文化,可以一蹴而就。通常意义上说,每一次能源转型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持续发展,而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实现的。据BP统计资料,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从在能源结构占比上升变化都经历了较长时间。这些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的提高基本上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石油从1877年在能源结构中占比1%经历50多年才发展到占比16%。2008年可再生能源(水电不计算在内)在整个能源结构占比1%,2016年才到3.2%。预测要它经历30多年才可能达到10%。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能源转型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且十分复杂的过程,其所需的基础设施必须在新能源供应和新方式广泛应用之前就要得到满足,否则就难以实现能源转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能源转型的难度,对能源转型要保持足够的定力和推进力,避免急躁,能源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世界各国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作者: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原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岳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