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讲,
碳金融一般指为满足低碳发展需求,在
碳交易体系下,利用、优化和创建金融工具进行碳资产交易活动,实现
市场最优配置和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借助碳的各种衍生形式开展金融活动。碳金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碳金融,指企业间就政府分配的温室气体
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所产生的交易及相关金融活动;广义的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
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配额及其金融
衍生品交易,也包括基于碳
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金融中介等服务。
2017年中国
碳市场如期官宣启动,但力度、范围、实践等都与预想相去甚远。国家主管领导后也多次强调了碳金融市场的定位,碳金融及其衍生品实质上是被战略性暂时性的搁浅,碳金融市场这几年已然没有了前些年的炙手可热,一个原因是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大不如预期,参与者有的离场;二是几大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已经被各地机构多多少少的寡头垄断,这些寡头在试点地区或许赚的盆满钵满,但都闷声发大财,比较低调罢了。而瞄着全国碳金融市场的机构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一片黯淡中艰难维持着着生存而已。
本篇主要是介绍一下目前官方及相关机构提到过的碳金融工具,碳金融工具包括顶层设计和碳交易规则体系下的标准产品,也包括基于该体系下交易市场,融资市场和支持服务市场以及与各市场相配套的产品及工具。大体上分为交易类的工具、融资类的工具以及一些支持性的工具等。笔者希望当全国碳金融市场如火如荼之际,这些工具可以发挥其效用,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领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被设计和运用起来,促进我国低碳事业发展,带动碳交易市场繁荣。
一、交易类工具
1 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配额是政府基于总量控制原则,依据配额分配方法,免费或有偿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权益标的,属于重点排放单位的资产。重点排放单位需每年需提交与上年度确认排放量等量的排放配额用于清缴履约。
配额交易是目前试点地区几年来交易量最大最活跃的品种,这是碳市场的硬通货。
CCER是由中国境内的
碳减排项目经政府批准备案后所产生的自愿减排量,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符合要求的一定比例CCER来一同完成清缴履约,交易完成后在国家登记簿中予以注销。
CCER是官方认可的最具有可行性的交易标的,是配额市场的补充。没有核证减排量交易的碳市场实质上不算完整的碳市场,核证减排量是全球碳市场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入场券,中国的碳市场基础就是靠着参与全球CER交易建立起来的。
3 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
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这几个工具是官方文件里曾经提到过的,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期货市场实际上是碳交易成交量以及成交额的主要战场。现货市场毕竟太传统交易战线太长,期货交易中除了套期保值的,更多的是投机交易者,这些投机商极大的推动了交易量及交易额,全球碳市场中至少有80%以上的交易额是期货市场贡献的。
远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签订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远期交易可以帮助控排企业提前锁定未来的碳成本或碳收益,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但整体上可控可操作性也较强。历史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就是从远期市场发展规范而来的。远期交易产品网上查询提到2016年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推出过。
期货交易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期货的标准化极大的减少了参与多方的信用风险,而且辅之以杠杆交易,使得四两拨千斤成为可能,因此期货市场在我国建立初期就得到了野蛮生长,短短时间发展到了几百家,也出现了各种交易乱象与
问题,国家最后大刀阔斧取缔合并,最终只保留了现在的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以及后来新设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回到碳市场的期货交易,对于拥有配额的企业来说,如果配额市场和CCER市场期货交易上线,躺着就可以赚用CCER替代履约的那部分排放量的价差,也可以更频繁的根据自身实际排放情况在期货市场锁定收益。碳市场的期货品种最终花落哪家交易所,应该又是一出争夺大战。
掉期交易书面指的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掉期交易有助于规避
碳配额和CCER间的价格波动风险。比如双方根据自身的需求,约定某年某月的某个节点,甲用1万吨的配额换乙2万吨的CCER,然后甲乙双方就可以规避配额价格和CCER价格的涨跌风险影响了。掉期交易网上查询提到说我国首笔碳排放权场外掉期合约2015年由交易双方
北京京能源创
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非标准化书面合同”形式开展,并委托北京环境交易所负责保证金监管与合约清算。
期权交易指买卖双方自行签订期权合同,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期权费用,拥有在未来某个特定时期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额配额等标的的权利。作用和远期交易类似,期权持有者到期拥有选择执行期权和放弃执行的权利,而期权出售者则到期有履行的义务。
再其他的还有诸如碳资产证券化和指数化产品等,可以理解为和碳市场挂钩的债券交易,指数交易等等,后面有机会专门再讲。
二、融资类工具
1 碳债券
碳债券目前一般指企业为筹措低碳项目建设或维护资金向投资者发行的与碳资产(CCER)及其收益相关联的绿色债券。网上查询提到我国首单碳债券为2014年浦发银行主承销的10亿元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又称为“碳债券”,该碳债券利率由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两部分组成,其中浮动利率部分与发行人下属5家风电项目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实现的碳减排量(CCER)交易收益正向关联。这种关联如果在一个活跃的CCER市场是有意义的,对于目前的一潭死水而言,实在是画蛇添足了,应该没有人愿意花费这个时间精力去研究这个碳债券关联标的的浮动多少。
2 碳资产质押/抵押
碳资产质押指企业以自有的碳排放配额或CCER为质押担保,将质押标的过户转移给银行,向银行获取质押贷款的融资方式,到期企业还本付息,那么这个质押标的就还还给质押方,如果到期不能还本付息,那这个质押标的就可以由银行处置。网上查询提到我国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为湖北宜化集团2014年与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达成的4000万元质押贷款,该笔业务单纯以国内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网上说我国首单CCER质押贷款为上海银行提供给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十万吨CCER质押500万元质押贷款业务。
碳资产抵押和质押的区别和传统意义上的质押抵押区别一样。区别就是,抵押的标的在抵押人企业账户上,如果真出了问题,后期银行追溯坏账处理起来比质押稍微麻烦一些吧,毕竟充当抵押物的配额或CCER资产不在银行账户上。
碳资产质押和抵押对于后市启动的全国
电力碳市场来说,笔者觉得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一些周转困难的小电厂,自备电厂。账上有了一笔可质押/抵押的碳资产,这对于有贷款需求的来说,简直雪中送炭。只是这个周期太短,国家今年发的,明年就要再交回去,最多临时周转个一年,但笔者相信还是有其市场空间的。
碳基金指的是定位于碳市场,从事碳资产开发、管理及交易的投资基金,或者通过在碳市场投机交易来帮你赚钱的基金。就如现在的买证券基金一样,基金管理者去操作这笔资金在碳市场寻找商机,投资者就坐等收益(当然也可能亏损)。网上查询提到我国首支政府部门备案的碳基金为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诞生的,由诺安基金子公司诺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发行,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基金投资顾问的规模3000万元的资管计划。
碳信托其实和碳基金可以等同先来理解,只是信托是不是听起来更加安全一点,这么理解也是对的。碳信托就可以当做是风险更小一些的碳基金就是了,他们在投放标的及风险把控方面比基金风险更小一些。网上查询提到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爱建信托成立了国内最早的碳信托产品,用于投资CCER的3000万的信托计划。
4 碳资产回购
碳资产回购(一般指碳排放配额回购)指重点排放单位或其它配额持有者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他机构交易参与人出售配额,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所售配额,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的碳融资工具。碳资产回购也是为了融资,企业先便宜卖给碳资产机构获取资金,到期在按照约定好的高价赎回。网上查询提到国内首单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的融资总规模1330万元的配额回购业务。
5 碳资产托管
碳资产托管指碳资产管理机构接受重点排放企业委托对其碳资产进行管理和交易的活动,从而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模式下对企业来说比较省心,托管后稳定获取一定的收益,比放在账户上搁置收益要好。对受托机构来说,他们作为专业的碳市场交易商,如果手上有可观的托管量,实现交易市场的低买高卖盈利,也会可操作性更强一些。如此企业满意(企业有收益),政府满意(碳市场量价齐升),受托机构名利双收,因此碳资产托管也会是碳市场交易兴起后的许多机构所关注的板块。网上查询提到国内首单碳资产托管业务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促成,湖北兴发
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该项业务,并托管100万吨碳排放权,其托管机构为两家,分别是武汉钢实中新碳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汉中新绿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三、支持工具
1 碳指数
碳指数可以反映碳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信息,为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提供投资参考。可以依据一级和二级碳市场量价信息,实时公布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指数。简单理解为和股票中的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等一样的碳市场的一个指数即可。网上查询提到我国首个碳指数为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维护的反映碳市场走势的统计指数,在上海能源交易所发布,每个交易日结束后,根据当日各碳市成交均价计算得出置信碳指数。其实我们私下来看也简单,就是选取标的,对标的物的量价进行指数化处理,按时更新而已,只是需要一个官方的平台背书才更有指导性。有了指数,指数就可以成为交易的标的,就又回到了刚才提到的交易工具范畴。
2 碳保险
碳保险指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对重点排放企业新投入的减排设备提供减排保险,或者对CCER项目买卖双方的CCER产生量提供保险。网上查询提到全国首个碳保险产品设计方案由湖北碳交中心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出台,华新
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达成保险事宜,保险公司将为华新水泥投入新设备后的减排量进行保底,一旦超过排放配额,将给予赔偿。这种碳保险业务笔者觉得也就是出个名亮个概念,真正要广泛实施还是要很久很久的。
碳金融市场交易之路任重而道远,文中提到的多数交易工具相信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够有其市场空间,笔者也只是根据现有的各种碳金融工具查询梳理而已,希望于关注碳金融市场的人稍有裨益。本次就谈到这里,下期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