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揣度已久的广州期货交易所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简称“广期所”)。此消息一出,即刻引起资本
市场关注。
早前官方公布的各项文件中,给予广期所的定位是一家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将以
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
“一方面,是交易标的的创新,以碳
排放权为首个品种,有别于传统的商品和金融期货及
衍生品,推出模式上也会参考特定品种对外开放的模式,借助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来绑定人民币结算交易,直接引进境外交易者;另一方面,广期所有望探索交易所体制机制的创新。”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已形成四大交易所并立的格局,即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的前沿窗口,设立全国性期货交易所具有维护金融稳定、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等多重象征意义。
争相设立独立交易所的不止广州一座城市,据媒体5月15日发布的消息,
深圳设立独立期货交易所的构想也成为今年深圳两会代表关注的议题。
有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深圳此前也一直在争取设立全国性的期货交易所,但是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深圳文交所因发行艺术品份额化资产包引发的交易风波;上海在碳排放权交易的争取上也早有布局,留给广期所的时间并不多。”
“预计广期所上市的品种将以创新绿色为特色,成为期货市场上的‘科创板’。”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广期所定位创新型的交易所,需要探索更多特色化的交易标的,发展创新金融,绿色金融,遵循高度国际化合约设计,与广交会、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紧密衔接。
打造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碳排放权能够成为国际商品是基于一种履约机制,即具有
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出资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减排项目,充抵减排额度。而在国内市场,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完成减排任务,后者也可以因此获得收益。
碳市场是碳定价的工具之一,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在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碳排放权成为国际商品后,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交易中。
国内市场上,现货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为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自2011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在北京等七省市开展
碳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国七家试点省市中率先启动交易。据机构预测,2019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接近1200亿元。
景川进一步解释称,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标的物,中国的碳排放每年将近百亿吨的水平,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企业以往的排放情况、技术标准确定大致的碳排放的指标,企业若超标排放需要付费甚至停产,基于对未来生产计划的安排、风险管控的考量,企业就会产生套期保值的需求。
然而,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碳排放期货交易都处于探索阶段,单靠控排企业的履约需求,碳排放的交易并不活跃。未来,如何推动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规模化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这既是挑战也是广期所定位的亮点,参照国际经验,期货交易的市场规模远超现行试点地区的现货交易规模,能够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未来广期所要遵循高度国际化的合约设计,一方面能辐射全国;另一方面,更长远的看,要走向国际期货交易市场,提高中国在碳排放权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景川分析道。
对此,《意见》也提出了更多方向性的指导,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广州碳排放交易所的平台功能,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允许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资格审查的境外投资者(境外机构及个人),以外汇或人民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碳排放权交易。
错位发展
事实上,广州是全国期货业发展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1990年代,包括广州和深圳在内,都设立过期货交易所。但由于市场发展不完善,投机过度现象频繁出现,广州的期货交易所在1996年开始的全国期货业清理整顿中被关停取缔。
谋求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工作始于2006年。此后,重开期货交易所也是广州两会的必提话题。
然而,目前在已经涵盖农产品、工业品、金融期货等多种交易标的国内期货市场,虽然分工各有侧重,但重合部分已经存在竞争。新设立的广期所将如何争得一席之地?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探索更多差异化的交易品种,是广期所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期以碳排放权交易作为重要突破口,但是长远来看单一交易品类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具体到交易品类的探索上,中国(
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举例分析,广期所需要进行国际化、个性化的交易标的探索,比如大湾区的企业在香港发行以其他货币计价的国际化债券,存在利率变化风险,可以探索针对票据债券融资业务的交易品种;大湾区有众多海洋线,可以设计针对船舶
运输的运力指数交易品种等等。
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的,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广期所具有更强的配套和象征意义。“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将在要素交易、价格发现、供应链稳定性管理方面起到更加直接的作用,与境内其他期货交易所形成南北互动的发展格局。”王红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胡俞越看来,广期所要确立自身优势,需要有更多交易机制体制方面的突破。期货交易所管办不分的体制机制与国际通行的交易所体制相悖,将影响期货市场风险对冲、价格发现的功能,广期所有望探索打破现有交易所会员制的模式,以公司制模式运作,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体制上实现管办分离,这将是期货交易所体制的一大创新。他说,“实践上有难度,但这是国内期货交易所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