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中甲烷占多大比例?

2020-6-24 09:06 来源: E Small Data

根据麦肯锡的最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对策》,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0%,2016年净排放量达1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占62%,甲烷(CH4)占30%,其他占温室气体占8%。甲烷这种强效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价值链(包括煤炭开采)与粮农系统(牛肉与大米)。


从排放部门来看,工业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0%(29%为二氧化碳、16%为甲烷、6%其他);电力部门排放占25%(基本是二氧化碳排放);农业排放占10%(甲烷占8%、二氧化碳1%、其他2%);交通部门排放占6%(均为二氧化碳);建筑占4%(均为二氧化碳);其他部门占5%。


麦肯锡报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的排放。自2000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排放量增加了16%,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排放国。若想有所改观,就需要改变生产和消费系统。麦肯锡提出了两 项建议:

第一,改善水稻种植的施肥方法。中国民众以大米为主食,这意味着中国占据了全球大米总消费量的29%和总产量的28%,而水稻田正是甲烷产生的理想环境。如果中国能够改善稻田施肥方式,优化稻田水分管理,普及旱直播法,就可将水稻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减少约40%。以上变革可通过设备补贴或甲烷排放罚款来予以推行,这将极大地惠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第二,减少氮肥使用。中国每公顷农田年均施氮305公斤,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改变这一局面并不容易,因为中国99%的农场面积不足5公顷,该比例远高于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因此,要改变中国农民的行为,就意味着必须 动员到每一家农户。但这些困难并非无法克服,而且很值得克服。如果中国能够将氮肥用量降至美国的水平,则农业排放将下降24%,并在增产的同时为农民节约每公顷22美元成本(折合人民币约160元)。

此外,中国政府也不妨进一步扩大有机肥补贴计划,鼓励农民弃用或减少使用传统氮肥。另一个改善契机是食品消费。中国应增加在新型替代蛋白行业的竞争力,开始转向更清洁、更健康的食品消费。出栏前,反刍动物的蛋白,如牛羊肉产生的排放量约为家禽或鱼类的十倍。总体而言,中国未来十年预计将消费更多的肉类。到2028年,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预计将达到4.1公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牛肉市场。鉴于目前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远低于其他市场,中国政府可适时进行消费者教育、塑造消费者行为,以便在新消费习惯形成之前控制牛肉需求的增长。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