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建筑的“空间”
《环球》杂志:你经常谈到,在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与欧美等在此方面发展更为成熟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这一发展“空间”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骏:这个发展“空间”首先体现在我国绿色建筑
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建筑行业产业链长,涉及各类企业数量多、体量大,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带动绿色
建材、绿色消费等上下游数万亿规模的市场发展。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舒适健康和美好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此外,国家
政策也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2019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绿色建筑、建筑
节能及绿色建材纳入绿色产业范围。参考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市场,我国绿色建筑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及激励政策的完善将进一步释放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潜力。绿色建筑在过去主要是靠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来推动,撬动社会资源有限,也给各级财政造成压力,因此是不可持续的。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估计,“十四五”期间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在未来可每年建设4亿~6亿平方米,相应地未来每年的绿色建筑开发投入资金需求会在3万亿~5万亿元的规模。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需求,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各类社会资本的投入,这其中,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金融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如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等产品成功落地。同时,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和项目已纳入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标准中,可以逐步享受到对应的激励政策,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新近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将绿色建筑项目及购置消费、绿色建材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
《环球》杂志:当前我国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绿色建筑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在此政策背景下,如何继续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马骏:目前,在对房地产领域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没有将一般房地产开发与绿色建筑开发区别开来。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容易被“视为”借机支持房地产开发,违背调控政策。因此,一些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开发的努力受到限制。
为有效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在房地产融资进行合理的总量调控的过程中,应将绿色建筑项目与普通房地产开发项目区分对待。我们建议,应该在保证落实总量调控目标(如控制整个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和总体杠杆率水平)的前提下,重点限制“非绿色”的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开发商和绿色项目则给予相对宽松的融资条件,即在“控总量”的要求下“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