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行胜于言:重建信任
欧盟是将中国视为全球气候治理的谈判伙伴还是对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在谈判桌上带来了什么。这些提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欧洲的核心利益,是一个很大的
问题。以下是欧盟将关注的三个关键领域:
1.有力可信的气候目标
欧盟设定了2050年实现
碳中和的目标,欧洲各国领导人承诺在2020年年底前提高本国的国际气候目标,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也就是12月12日《巴黎协定》五周年之前作出最终决定。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6月的峰会上提出了中国采取可信的气候行动的三个基准:
履行《巴黎协定》下的承诺,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以及将“脱碳”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核心位置。
在欧洲内部的讨论中,人们对中国 煤炭“复苏”的担忧与日俱增,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中国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燃煤电厂全部完工,这些项目的终身排放量将相当于欧盟年排放量的近7倍。欧盟将密切关注
北京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的优先事项,因为这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排放的变化趋势。
2. 债务减免,实现全球绿色复苏
2021年的债务清偿方式将决定各国在财政上是否有余地投资于韧性和绿色复苏。72个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外债总额中,对华债务占比 20%。
中国承诺通过多边机制提供债务减免和财政支持对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新冠疫情危机后更好地重建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参与 20国集团债务暂停倡议是一个可喜的迹象。然而,目前还没有协议确保私营部门和像政府债权人一样在债务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未来,欧盟还希望中国支持有关扩大债务减免机制的对话,包括2021年与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意大利的对话。
3. 进一步调整气候和可持续性标准
欧盟将期待与中国在可持续产品标准方面达成更多的一致,其中包括共同努力协调 绿色金融的分类目录,推动更多公共和民间资金对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投入。双方还可以更密切地合作,制定“零毁林”供应链的标准,同时解决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