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计量经济学的建模主管赫克托·波利特(Hector Pollitt)在CarbonBrief网站发表分析文章,题目是“到2060年实现
碳中和将使中国变得更加富裕”(Analysis: Going carbon neutral by 2060 ‘will make China richer’)。
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新承诺,意味着全球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口,以及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在40年内实现净零排放。很清楚,在许多其他国家还在考虑其气候承诺之际,中国已经树立了一个标杆。我们使用剑桥计量经济学的E3ME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这一承诺的含义,发现发现这将会使本世纪的全球变暖减少0.25摄氏度,并提高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到2060年达到净零排放需要使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下降,为此所需的巨大的投资规模将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十年后增长5%,同时化石燃料进口减少。中国的投资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本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以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在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总的来说,这一承诺可能意味着本世纪全球变暖将达到2.35摄氏度左右,比我们的基准预期水平低0.25摄氏度——即使其他国家没有提高自己的气候目标。
中国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需要实施一系列
政策,包括能源效率规则和碳定价的结合。中国还需要为特定技术提供支持,以加速现有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通过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或电动汽车补贴。还需要确保不新建燃煤电厂,强调监管在引导
市场实现净零排放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干预措施将在未来40年大幅削减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累积起来,这将避免未来40年排放2150亿吨二氧化碳,如下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模型中,目前的政策基线(上图中的蓝线)已经表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25年之前会达到一个快速的峰值,随后是下降和长期的平稳期。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2150亿吨)的减少,相对于将全球变暖限制1.5或2摄氏度温升的剩余碳预算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行动也会在世界其他地区造成“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即使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追随中国提出的雄心壮志实施任何新的气候政策,他们的排放量仍将下降。我们的模型表明,这种“溢出效应”的影响每年可减少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的2060年的承诺,二氧化碳
减排可以避免本世纪全球变暖0.25摄氏度。这意味着到210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2.35摄氏度,而不是我们的基准情景下的2.59摄氏度。
我们发现的溢出效应并非所有都是正面的。中国的快速脱碳将减少石油需求,这意味着全球油价将下跌5%,而且在没有额外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以外地区的电动汽车转型将放缓。
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进行脱碳成本巨大。按照今天的价格,我们建立的碳中和途径中的碳价格达到250美元/吨。与基准相比, 实现碳中和的未来40年中,仅
电力部门的投资就需要增加4万亿美元(按今天的价格)。然而,脱碳所需的许多技术和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还将大幅削减化石燃料进口账单,中国的能源安全也将得到改善。因此,如下图所示,中国的GDP在净零情景下相对于基线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出口收入下降的影响下,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略有下降(<1%)(假设中国以外的国家没有进一步的政策反应)。总的来说,全球GDP将上升,中国的增长将超过其他地区的损失。
我们的模型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将从新目标中获益。然而,也会有局部性的痛苦,例如,数百万可能难以找到其他工作的煤矿工人,以及中国依赖煤炭开采的部分地区将受到沉重打击。这种短期困难是可以控制的,利益大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