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金融交易的发展前景分析

2014-9-22 17:59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中国碳交易网讯:碳金融交易作为一个对管制高度依赖的市场,国际碳金融交易存在的诸多缺陷,在根本上源于国际合作的不充分。各国在减排目标、监管体系以及市场建设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市场分割、政策风险以及高昂交易成本的产生。因此,要扫清未来发展的障碍,各国统一认识和强化合作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幸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对减排问题的态度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渐趋于一致。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许多重要的工业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并未签字通过该合约。不过,在随后几年中,这些国家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2007年12月,澳大利亚签署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在美国,尽管布什政府拒绝签署该协议,但一些州政府在2008年自愿联合建立了RGGI交易体系,尝试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新任的奥巴马政府积极支持减排,并推动了有关的立法进程。根据目前的《清洁能源和安全议案》(Waxman-MarkeyDraftBill)的设想:美国在2020、2030和2050年的目标排放水平分别为1990年排放量的96%(削减4%)、68%(削减32%)和20%(削减80%),并以此为基础设定排放配额并加以分配和交易。考虑到美国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占全球总额的25%以上),上述法案如果最终得以通过,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欧洲,欧盟继续延续着其在减排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安排中,①欧盟继续逐步加大减排力度,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并将减排限制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如航空业)。此外,欧盟还打算在第三阶段时,在配额分配中引入拍卖机制,以提高交易的效率。

       除了减排问题上的立场渐趋一致外,各国也在不断强化有关领域的国际合作。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为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2008年7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以讨论“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即2012年之后)国际合作的框架与具体细节。

      总体上看,国际共识的形成以及国际合作的强化,将会有助于扫清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障碍,对其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过,也应该看到的是,在国际合作的层面上,由于各国的利益诉求不同,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可能会存在分歧,比如,是否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进行限制?如何确定各国的排放目标?如何设定统一的监管制度?诸如此类的问题,很难会在短期内得出结果,国家间的争执难免。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分歧的存在并不足以改变全球合作的趋势,国际碳金融交易或许将很快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