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难减排行业的创新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工业生产本国和全球所需的材料和产品,中国工厂的能源消费几乎与整个欧盟的能源消费相当。许多工业资产于近年投入生产,并且可能会持续运行数十年(图2);这些工厂的所有产品和材料需要
运输,成本和重量因素使油品成为长途运输的主要燃料,中国卡车在全球石油需求中的比重占到4%;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有五个在中国,位于东南沿海的上海和广州之间;工业通常需要高温热源,较难进行化石燃料替代,在某些情况下,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大量工业过程排放。为实现
碳中和目标,重工业、重载
交通等“难
减排行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加速。
毫无疑问的是,电气化将扩展到轻型车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到工业和供热。氢能为间接扩大电气化的覆盖范围提供了机会,并且可以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来生产。氢能可以驱动卡车,在炼钢中替代煤炭,还可以作为一些初级化学品的原料。目前,中国已经在这些技术领域有了研发和示范项目,并应继续加速发展。中国需要制定国家氢能战略,指导迅速扩张的氢能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鉴于中国的投资能力和
政策机制,中国在跨越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时处于独特位置。
除了
电力行业,CCUS对中国的工业更为重要。工业CCUS通常具有成本效益,并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设施实现深度减排。全球正在开发的40多个CCUS项目中,中国只有4个。但考虑到庞大的工业体系和较新投产的工业设施,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CCUS潜力。CCUS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支持,中国需要建立合适的投资框架。对CCUS和氢能的投资将在可持续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技术路径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电气化的潜力有多大,工业设施应在多大程度上应用CCUS或转化为氢能。这不是纯粹的技术
问题。中国政府需要在政策制定中反映对社会和区域的影响,选择最适合当前状况的路径。
中国的能源转型也可以带动世界其他地区更快地发展。中国的大规模制造业将光伏组件从欧洲的奢侈品转变为正在重塑非洲能源前景的最廉价的清洁能源。中国有潜力在碳捕获、氢能和其他新兴工业过程中重复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