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潘家华: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碳达峰这个坎一定要迈

2020-11-20 11:49 来源: 对话2049 |作者: 汪燕辉

关于绿色复苏


问:中国的绿色复苏,您怎么看?乐观吗?
 
答:绿色复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绿色才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也是实现“六稳六保”最为有效的路径和手段。当下有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认知,认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污染控制等等都是属于只花钱没有任何收益的,这是不对的!
 
比如我们开展污染攻坚战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投资,管网的投资,它是需要能源密集型产品的,比如对钢铁水泥的需求,还可以拉动相关行业的就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都需要就业吧?水处理好了,会减少很多损失,包括减少健康损失。我们创造财富是为了更好更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有更高品质产品的供给,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不就是属于更高品质的生态产品吗!

再比如搞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还有运输、安装等等,总之提供的能源服务跟煤炭没区别,有大量的就业,又有经济增长,这种增长又没有任何污染,没有任何破坏,还满足提升民生福祉的需求,这不就保了就业了吗?

我们能看到社会的基本服务、公共服务一直是处于低水平的运行状态,对这一点的我觉得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就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学校教育,我记得1980年代我到英国剑桥留学,我的小孩也跟着过去了,她在那上学是免费的、看病也是免费的,未满16周岁的小孩,尽管是外国留学生的孩子,每天也享有一英镑的生活补贴的福利。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上个幼儿园、上个学多难啊?我们现在是高质量发展,那就必须去满足老百姓民生福祉的需要,比如学校里可以提高师生比吗!既可以拉动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
 
公共服务是劳动就业的一个新增长点,可以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扩大服务产品的市场规模。我们对经济增长不要机械地理解为投资建个厂,生产东西,卖东西,然后计算创造出多少利润,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你看中国每年的手机产量是20亿台,全球75亿人,哪需要那么多手机?市场饱和后,没有那么多需求啊,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我们现在老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考虑老百姓真正的需要,要听老百姓的声音,比如普通老百姓、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把社会弱势群体的短板补起来,才是真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做到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做到,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要关照人民的疾苦和回应人民的呼声。

关于知识分子的责任

问:回顾您的职业生涯,您为什么会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答:我觉得首先是良知。我的角色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职业的科研人员。知识分子必须要有良知,至少不去同流合污、不去胡说八道,这是起码的良知。不能人云亦云,昧着良心,闭着眼睛唱赞歌,对老百姓、对社会的问题一点认知都没有,这个不叫知识分子。
 
但很遗憾现在很多人缺少良知。复旦大学有个教授说,我们每月两千人民币,比美国每月三千美元生活还好。那我们还要进入高收入水平,不就没有必要了吗?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妄自尊大。知识分子,有话语权,也要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与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而不是哗众取宠,更不能颠倒黑白!闭着眼唱赞歌,低级红高级黑,让人们对知识分子失信!知识分子的良知太重要了,没有良知就没有尊严可言,没有人格可言,而人格尊严是属于知识分子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是一种责任担当。我们的工资都是拿纳税人的钱,这个钱是老百姓给的,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分钱两分钱交的税来养活了我们。有人说是是属于财政的钱,财政钱从哪来啊?还不是老百姓一分一分交上来的税嘛!有人说是国企的钱。国企的利润,难道不是中国老百姓提供的?用纳税人交上来的钱,享受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你就得为老百姓服务。

 公共知识分子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就应该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的福祉就是我们的责任,他们现在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客观准确地去反映,就得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对社会弱势群体有所帮助,对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有所帮助,对社会进步有所帮助,我觉得这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责任担当。

第三,也是使命的需要。我生长在湖北江汉平原西端的农村,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那时候确实吃不饱肚子。我是1975年高中毕业后当兵了才吃饱肚子。但是尽管吃不饱肚子,感觉还是要为社会有所贡献。当时就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让社会进步的更快、更加公正,第三世界的发展能够更快更充分。
 
后来我到发达国家去学习,感觉那里虽然没有共产主义,不是共产党执政,许多方面做的比我们还好,我们应该做的比他们更好啊!我记得留学时收到父亲的家信,每封信的结尾他都会叮嘱:“早点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担当,那就得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地工作,为社会进步能够做出自己微薄的努力。现在尽管用句流行说我们已经属于前浪,已经在沙滩上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作为前浪能够把沙滩变得更加平整点儿,让后浪也能够冲击得更加凶猛一点儿,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问:您对这个领域里薪火相传或者后继乏人的问题有担忧?
 
答: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个我不担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在某种情况下某一个时代社会的氛围、风气可能会有些问题,但这样的问题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能够尽我们的努力,把一些不负责任的提法,比如“厉害了,我的国”、义和团精神之类的,讲些道理,让人们能够清醒;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的、胡作非为的、各种政策的短板,能够通过学理的分析,通过我们的鼓与呼,让社会尽量走向正轨。当然我们认为正轨的话,有时候可能其他人不一定这样认为,但是我们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认知,我相信中国这几十年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是变得更加腐化,而是更加进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我不用担心薪火相传,另外一方面我们该做的还得做。
123456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