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层面达标问题不大,但不同地区的形势差异显著”
能耗“双控”是节约能源资源的重大举措。根据《“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以此为基础,国家发改委对各省市下达了分解任务并定期考核。
“‘十三五’前四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累计增长约5.3亿吨标准煤,约占‘十三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的79.0%;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3.2%,完成‘十三五’下降15%总目标的87.1%。二者均符合总体进度要求,全国层面达标
问题不大,但不同地区的形势差异显著。”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十三五”时间刚刚过半,
内蒙古、
宁夏的能耗增量就已突破5年控制目标,且能耗强度不降反升,
浙江、广东也已提前用完第4年的能耗增量指标,
辽宁更是连续两年未完成“双控”考核,实际进度堪忧。
记者了解到,直至目前,部分地区完成“双控”任务依然困难重重。例如,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和多数地区能源消费负增长的情况下,内蒙古能源消费同比增长6.3%、能耗强度同比上升10.56%,并因此被国家发改委约谈。国家发改委在约谈后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高达“十三五”增量控制目标的18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为8.1%,远低于全国15.3%的平均水平,“能源结构调整缓慢,‘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形势十分严峻。”
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目标,到2020年,陕西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1.3886亿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但按照经济形势整体预测和我省产业结构实际情况,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将呈上升态势,能源消费总量将突破1.4148亿吨标准煤,无法顺利完成‘十三五’总体目标任务。”
“第二产业对宁夏的经济贡献占据主导,加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资源禀赋,导致能源转型压力较大。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但完成能耗控制指标确实存在困难。几乎一到年终考核的时候,就要与相关主管部门重点协调、解决此事。”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相关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