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将退出市场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气温逐渐上升。因此,全球开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在这场全球行动中积极作为,今年,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
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
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敢于站出来,承诺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进行碳中和,无疑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动力匮乏、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能够明确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的内容清晰明确地提出来,对全球推进巴黎协定目标的落实意义非常重大,对中国的意义更重大。”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委员潘家华指出。
据了解,继中国提出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目标后,欧盟又把气候目标从与1990年相比减少55%碳排放,提高至
减排60%,日本、韩国、英国等一些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减排新目标对国内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专家认为,实现达峰乃至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必须大幅下降,将有力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高碳将退出历史舞台。
“人们对高碳的能源、产业、产品、消费的认知将发生改变,因为它们是没有未来的、最终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潘家华分析,有了明确的预期,投资人会知道高碳投资是受到碳刚性约束的,
市场不看好,慢慢地,高碳就没有市场了。高碳被遏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投资会加大。最终能够全方位稳步推进低碳进程,包括消费者的行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