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效果显现
为进一步促进
节能减排,一个低成本、高效能的
碳交易机制——碳
市场出世。按照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
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中国试点
碳市场开始交易;从2017年开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启动,31个省区市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逐步被纳入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范围,碳市场逐步稳定运行。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参与碳市场交易提高了减碳意识,
节能减排成了企业的自觉行为。“以往节能减排目标是从中央到地方逐级传递,而现在已成为企业自发自觉的选择,因为碳排放管理已经与企业的盈利、投资、现金流直接挂上了钩。”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总裁葛兴安说。
作为最早的试点城市,近年来上海碳交易工作日益成熟。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经逐步完善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框架。截至2020年10月30日,上海市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已全部完成2019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至此,上海碳排放企业已连续7年实现100%履约。就减排成效来说,上海2019年
电力热力行业、
石化化工行业、
钢铁行业碳交易企业碳排放量分别下降8.7%、12.6%和14%。
目前,全国碳市场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截至今年8月,北京等试点省区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
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2020年,中国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的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