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气候变化国际贸易壁垒,加强绿色金融工具的配合和协调
周小川在讲话中提出涉及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应该实行零关税、零壁垒,同时要利用多种绿色金融机制进行配合和支持。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正式签署,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同时也为降低RCEP成员气候变化贸易壁垒创造了条件。此外,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标准不断完善并正在与国际接轨,可考虑通过发行绿色低碳票据、支持绿色资产抵质押融资的方式对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行支持。
随着全国碳
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以及市场交易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信号将对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通过供应链等多种方式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在保障碳市场平稳有效运行的前提下,建议在适当时机进一步挖掘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借鉴资本市场经验,提升碳市场流动性,为将碳价切实融入投资者的战略制定、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带动金融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体来说,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和互动不仅对推进碳市场良好有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本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面临的波动性将持续增加,各界对于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转型愈发关注,而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已逐步显现。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推出的可持续金融框架以减缓气候变化为核心,从信息披露、投资项目分类等多角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中国应该坚持以建设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核心抓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在实现合理、稳定碳定价的同时,依托碳市场数据收集和监管体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息披露、投资项目评判等相关标准,为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框架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做好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