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纳入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推动重新定义发展模式

2020-12-15 16:31 来源: 联合国新闻

联合国开发署今天发布最新一期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在该指数推出30周年之际,首次纳入二氧化碳排放和材料足迹两大全新衡量指标,呼吁所有国家重新设计发展道路,将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纳入考量,并应对阻碍变化的权利和机遇不平等。

人类发展指数始于1990年,旨在衡量各国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开发署表示,在纳入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材料足迹两项新指标后,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材料足迹是指为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提取的原材料总量,能够显示出各国为支持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物质需求而对环境所施加的压力。

开发署表示,在加入新指标后,有50多个国家因为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和材料足迹而掉出了“高发展水平”的行列,但哥斯达黎加、摩尔多瓦和巴拿马等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国家,排名都有30名以上的大幅提升。

开发署署长施泰纳表示,“报告显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避免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实现高度的人类发展……当前,人类对于地球所施加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在新冠疫情、创纪录高温和不平等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影响力,来重新定义何为发展和进步,让碳足迹和消费足迹的成本不再被掩盖……这将是人类发展新的前沿。”

与自然合作而非对立,开启人类新时代

报告主张,目前,人类和地球已经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人类世”的全新地质时代,各国迫切应当转向发展“新前沿”,这需要改变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并从政府和投资领域推动与自然的合作而非对立。

“人类世”的概念最早由诺贝尔奖得主、荷兰科学家克鲁岑(Paul Crutzen)于2000年提出,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足以开创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全球变暖、生物栖息地减少,以及混凝土和塑料等材料的出现正在改变地球生态系统,其所导致的变化将持续千年甚至更久。

2019年,隶属于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人类世工作组”投票认定,地球已经进入“人类世”,并将20世纪中叶定义为“人类世”的起点,该小组计划在2021年向国际地层委员会提交相关提案,正式定义这一新的地质年代。

报告指出,全新的发展指数为全球领导人敲响了警钟,如果不采取大胆措施减轻自然环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人类的发展也将随之陷入停滞。最新估计显示,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到2100年,全球最贫困国家每年遭遇极端气候的天数最多将增加100天,但假如《巴黎协定》的目标得到全面落实,这一数字就能够减半。

然而,目前全球对于化石燃料的补贴却仍未停止,报告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表示,各国通过公共财政对化石燃料进行补贴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总额可达每年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5%。

报告表示,仅仅是开展重新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保护一项工作,就能为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努力做出巨大贡献。

破裂的社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

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报告的主要作者孔塞桑(Pedro Conceição)表示,人们对于自然压力的感知,与社会的运转模式紧密相连,支离破碎的社会正将人与自然引向冲突和对立。

报告表示,国与国之间以及各国内部的不平等,其根源在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导致手中握有大量资源的人能够从自然环境中不断地索取和获益,却将相应的成本转嫁给其他群体,这种不平等剥夺了弱势人口的发展机遇,让他们几乎无力改变现状。

报告以亚马孙雨林为例指出,按照人均计算,当地土著民族所守护的土地吸收了全球1%的最富裕群体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然而土著民族自身却持续面临生活困苦、迫害和歧视,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

此外,基于族裔的歧视常常对社区造成严重影响,使他们暴露在有毒废水和过度污染等严重环境风险之下,这一趋势在全球各地以及城市地区也在不断上演。

打破权利和机遇的不平等

报告表示,缓和地球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促进所有人在“人类世”这一新的时代中实现共同繁荣,需要打破权利和机遇领域的严重不平等,从而推动改变的发生。

报告表示,改善税收制度等公共政策行动将有助于应对上述不平等,通过预防性投资和保险保护沿海社区,将能够使生活在全球低海拔沿海地区的8.4亿人从中获益,但必须通过协调一致的努力,确保此类行动不会再继续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

孔塞桑表示,“人类发展的新前沿并不意味着要在保护树木还是人类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强调各方必须认识到,现在,由不平等和高额碳排放所推动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通过应对不平等、为创新和与自然共生的模式提供资金,人类发展就能够向前迈出革命性的一步,为社会和地球两者共同提供所需支持。”
标签: 材料足迹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