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碳中和,这些中国企业正加速履行“碳”责任

2020-12-20 10:24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李晖

中国企业的“碳”责任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不是在遥远的将来,而是正在现实中发生,并且愈演愈烈。
 
气候变化破坏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破坏的是所有人共同栖息的唯一星球。
 
在今年4·22世界地球日,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发表了署名文章《气候危机没有疫苗》,呼吁应对气候危机需要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对于“非线性系统危机”,早期预防的成本要远低于后期危机的代价。

文章中提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城市和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国家,都提出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时间表。中国若能越早向零碳坚定转型,将能越早在全球绿色产业中占据引领位置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经济性上已等同化石能源,而快速进步的技术将使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领先。智慧化的清洁能源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引领产业变革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更能降低经济的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
 
从2006年开始,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目前约占全球碳排放的三分之一,比美国和欧盟的碳排总和还要多。
 
中国的碳排放与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相关。中国的经济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占比39%,远超世界平均水平,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整个工业体系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中国的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5%,煤炭占比58%,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达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却相比西方国家短得多。从现在到碳排达峰只有10年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30年,比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要少一半以上。
 
可以说,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主动提高了自主贡献力度,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榜样。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尽可能的履行“碳”责任,在各个企业生产、运营中实现碳中和,整个中国的碳中和挑战也将迎刃而解。在这其中,能源电力行业既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最有能力的践行者。
 
远景在2019年就正式加入全球“RE100”倡议,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承诺2025年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可持续社会责任。接下来,需要更多中国企业为达成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企业生产、运营中自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