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0-12-31 08:2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姚均芳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包括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

  29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消息明确提出,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3%,高于同期整体贷款增速。截至今年6月,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逾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说:“2020年,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公募基金规模均快速增长。虽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绿色债券发行有所放缓,但从三季度开始已经回暖,其中企业发行的绿色非金融债券规模占比显著提升。”

  她指出,“蓝色债券”的发行是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的另一亮点,包括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中资机构开始发行“蓝色债券”,用于支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当前,绿色复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各国相继推出涉及能源、交通等领域绿色转型的支持政策。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在加快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也将不断细化措施,这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左右。

  10月份,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明确提出“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规模明显增加”的目标。

  碳金融发展由此将步入“快车道”。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赵建勋说,“十四五”时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将加快,随着市场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就可以提供碳交易账户开户、资金清算结算,碳资产质押融资、保值增值等各项涉及碳金融的业务,碳金融发展空间会被逐渐打开。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推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等落地。总规模达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于今年7月设立。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积极参与绿色项目投资。

  据了解,央行正在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类项目移出支持范围,增加气候友好型项目。下一步还将研究建立强制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赵建勋说,近年来,涉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在内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不断完善,从定性逐步走向定量,有助于更好发挥绿色金融的导向作用。

  专家表示,要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通过金融服务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发展。

  从趋势上看,中国银行报告认为,2021年绿色金融将逐渐成为银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将有更多银行借鉴国际经验,制定集团统一的包括绿色金融、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等的绿色发展战略。

  “预计金融业会逐步降低高碳资产配置,增加更多绿色资产的配置。同时,将气候环境风险管理纳入机构的商业战略和商业决策。”钱立华说,在政策引导下,也会有更多金融机构提出自身碳中和目标,树立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形象。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