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了么?技术探索初现成效 碳减排研究工作,煤炭行业从未缺席
以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为例,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专门从事碳
减排研究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的依托单位,10年来,一直聚焦煤基
碳减排与煤炭高效洁净低碳化利用,致力于我国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相关学科发展。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院以
山西省沁水盆地为主要工区,创新发展了深部煤层二氧化碳地质存储与煤层气强化开发有效性关键理论,并对沁水盆地3#煤层做出二氧化碳有效存储容量达13.68亿吨、可增产煤层气超1000亿立方米的评估,降低了工程探索和示范工程实施风险;煤层甲烷绿色勘查、开发与减排关键理论与技术的创新成果,在
陕西、山西、
新疆等多个煤层气基地推广应用后,相关区块布井成功率提高16%—21%,单井日均产气量最高可达成果实施前的6倍,有效促进了上述地区煤层甲烷资源化利用;煤与矸石山自燃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山西、新疆、内蒙、山西等200多个煤矿、30多个煤田火区以及60多个煤矸石,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65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桑树勋表示,
碳中和目标不代表不需要煤炭,煤炭行业必须加快解决煤炭低碳化利用和碳去除技术
问题。正如倡议书所言:“我们的世界仍然需要煤炭,煤炭工业不会消失,而是向洁净煤方向过渡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