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是不是新东西?

2021-1-13 17:32 来源: 享能汇

并不是。
24年前,碳交易就已经诞生。

时光倒流到1997年12月,当时诞生了一份举世闻名的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和我们熟悉的《巴黎协定》一样是宏伟巨制。

协议的“作者”,是联合国的组织,全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文缩写IPCC,该组织拟了一个国际协议,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而《京都议定书》,正是UNFCCC的补充条款,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生效——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签署国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达1990年的55%。

而国际上,这一年还发生了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享能汇认为,这两大国际事件,共同推进了《京都议定书》的缔约。

第一,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危机的发生,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全球化的金融体系——当时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制度,非常有利于金融大国,而不利于以出口加工业为生计的第三世界国家。危机之后留给发展中国家思考的,是怎样建立坚固的金融体系,以及深化调整、升级国内产业结构。

第二,1997年初,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出现,要知道,上一次大规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要追溯到80年代初期了。1997年,飓风、暴雨、以及最吓人的“ 印尼山火”事件,都让全世界震惊,比起2020年的“加州野火”,有过之无不及。

其实,印尼在夏季烧“芭乐叶”本是每一年的惯例,一般6月开始准备干燥树木,8月点火,到了10月雨季就会自然结束。但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全球气象异常,使得雨季来得比往年晚,大火一直到次年5月才彻底熄灭。在这期间,先后造成了印尼国内大规模的呼吸系统疾病、人口死亡、机场关闭、飞机失事、粮食不足、旅游收入锐减、动物反常等等一系列恶果。

所以,1997年,一个经济问题,一个气候变化问题,让全世界头痛。

而年底缔约的《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把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关联在一起的国际协议——国际碳交易于是诞生:

把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变成产品
这种产品,可以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作流通交易

碳交易概念的诞生,距离我国今年年初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过了24个年头,这其中,当然也经历了巨大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其中重要的里程碑,当属欧盟的碳排放体系建立,以及2015年底的《巴黎协定》。当然我国近期的高调宣言,以及美国的反复退出和进入,也是媒体聚焦点。总之,碳交易体系,与电力行业有着必然紧密的联系。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