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的限制?
确定世界何时超过温升极限(1.5℃或2℃)绝非易事。在确定过程上可能受到以下三种影响:
1)基准情景的确定。《巴黎协定》中描述“温升限值是在工业化前水平基础上”。这个“工业化前水平”基准线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虽然目前国际气候谈判多用19世纪中后期作为基线基础,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使用更早一点的监测数据(但监测点覆盖不全)更为合适。
2)地表温度观测记录在不同的监测站点有明显差异。例如美国伯克利地球组织(Berkeley Earth)与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关于温升的记录差距有0.19℃。差异主要由于
方法学选择和数据使用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将影响对是否达到温升限值的判断。
3)全球平均地标温度受长期温升和短期自然变化的影响(如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以及火山喷发)。这可能导致0.2℃的温度偏移,造成对温升限值判断的不准确。因此,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商定方法,温升超过1.5℃和2℃通常是根据多年的平均水平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某一年。
本篇文章中,碳简报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方法来消除历史和模拟温度中的短期自然变化。
下图显示了在 CESM2模型中模拟出当前全球气温已温升1.4℃,而真实观测温度的温升为1.2℃。这意味着温升超过1.5℃的年份更多是由于“倒推”模型和观测温度之间的历史不匹配,而不是未来预期变暖的速度。
简单地在每个模型中使用自工业化前时期以来的变暖量来确定何时超过1.5℃和2℃的限值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因为一些模型要么高估了世界经历的实际变暖量,要么低估了它。因此,与其从十九世纪就开始使用模型预测数据,不如利用从过去到现在的观测温度,然后再模拟不同气候模型下,未来的温升数值。下图展示了这个方法,2020年前,使用了平滑平均观测温度记录,之后使用在不同情景下不同的CMIP6气候模型模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