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剩余碳预算”
在2050年或2060年实现
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目标,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会产生非常大的排放差异。目前中国
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年,假设中国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且峰值排放为120亿吨/年。如果线性地实现该目标,则意味着2021-2028年的碳预算共计880亿吨,2029-2060年的碳预算共计1920亿吨,累计碳预算为2800亿吨二氧化碳(如果峰值排放达150亿吨/年,该数值会上升至3400亿吨)。
实际上,根据达峰后
减排曲线凹凸程度的差异(如图1所示),理论上的剩余碳预算的范围将在880亿吨至4720亿吨之间。从投机角度考虑,以最大的凸度来实现达峰,或许能够争取到最大的碳预算。但实际上,30/60目标[1] 的宣示意味着中国或需要以可行、务实和负责任的方式逐步实现碳中和,如潘家华教授较早前在《第一财经》中表示:“碳达峰不是攀高峰,不是争空间、摸高峰,而是要削峰、压峰、拉低峰位,以便走向净零碳。”[2]
达峰路径曲线和剩余碳预算量对中国境内的化石能源及相关行业的资产价格有巨大影响,也直接影响着碳中和列车前进的速度。由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量仍有增长需求,负责任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会是一趟轻松的旅程。
图1: 实现达峰后凹凸减排曲线示意图(左图:凹曲线;右图:凸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