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重点任务中的第八项是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本文就此进行讨论,与大家交流。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的历史演进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应对的重点不断调整,经历了一个从“无悔行动”、
市场机制设计、指标分解到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构建等的演化过程。
气候变化从研究到国际共识达成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时间。1824年,法国学者傅里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提出“温室效应”概念。1938年,英国气象学家卡林达在分析19世纪末世界各地零星观测资料后发现,CO2浓度比世纪初上升了6%,且存在全球变暖趋势;这一发现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反响。1958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在夏威夷冒纳罗亚山3400米处建立了CO2含量观测站,观测发现1958年大气中的CO2含量为315ppm左右,且有季节性变化,主要是由北半球大陆植被变化引起的。1979 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FWCC)上,“气候变暖” 议题被正式提出。
具有标志意义的是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的成立。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 ) 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成立IPCC,从科学证据、适应与减缓、
政策措施等方面对气候变化进行科学评估,并于1990、1995、2001、2007、2014年发布五次报告,“气候变化”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达成, 提出到21世纪末将地球温度变化控制在2 ℃以内的目标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路线图: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比1990年减少50%,发达国家比1990年减少80%~85%。
《京都议定书》1997年达成,明确了三种市场机制:市场交易、联合
减排(JI)、清洁发展机制(
CDM)。虽然美国于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但各国仍取得了明显的
碳减排效果。例如,欧盟2019年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3%;美国将减排目标修正为比2005年减排17%,到2019年实际减排15.5%。
《巴黎协定》2015年达成、2016年生效,要求所有缔约方按共同而有区别、各自能力等原则自愿减排,提交面向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的强化目标并制定面向21世纪中叶的国家低排放发展战略,奠定了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与国际合作的制度基础。
很多国家已做出“碳中和”承诺。到2020年10月,碳中和承诺国达127个,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的50%,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
虽然有关各方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的理解见仁见智,“阴谋论”也充斥其间,但这些协定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能源低碳转型却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