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领域实施低碳行动势在必行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
碳排放的最主要领域。”工信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可以说,工业能否率先碳达峰是2030年达峰目标实现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工业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也在持续下降。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以
钢铁行业为例,“‘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不足1%,部分重点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禹湘认为,随着粗钢需求量的饱和,钢铁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
另一方面,工业减碳尽管成绩显著,但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
问题依然存在。”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十四五”期间,围绕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