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化石能源逐渐“脱钩”的产业重构
当前,我国碳达峰行动面临巨大的挑战。碳达峰,主要指的是二氧化
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57.5%,石油消费占比18.9%,天然气消费占比8.1%,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接近85%。而能源消耗排放的主要气体之一就是二氧化碳。
在这样的能源结构下,碳达峰、
碳中和实际上就是整个的产业重构和能源转型。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利用
市场机制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强度。”
市场机制下,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钱智民已经向外界承诺,到2023年,国家电投将在国内实现碳达峰,相比中国碳达峰提前了7年。国家能源集团
碳市场负责人肖建平也明确:“碳市场给火电企业带来了
减排压力,再加上新能源抵消机制的出台,将大大促进我们新能源装机的增长,助推集团低碳转型。”
能源转型如何才能实现未来更好的发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唐人虎在国际金融
论坛发言提出:“第一,能效要提高。第二,能源结构要进行调整,要减少化石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第三,大家知道光合作用,要种树种草。同时还要在能源消费侧、能源供给侧做决策,减少碳排放。”
转型是有阵痛的。以煤电为例,国外的煤电周期平均是30-35年,我国火电的平均寿命是13年,而一个正常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在30年左右,未来传统能源行业在与“二氧化碳”这个锚定物逐渐脱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按照国内相关研究估计,可再生能源产业单位产能就业人数是传统能源产业的1.5-3倍,这种能源转型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未来也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