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实现碳达峰最大的瓶颈在哪?
记者: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您认为
水泥行业实现碳达峰最大的瓶颈在哪?
王肇嘉:碳达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水泥行业碳达峰、
碳中和关键环节在熟料生产,主要受行业
政策、排放标准及技术发展3个方面的影响:
政策方面,水泥熟料作为产能过剩行业,随着产能置换政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减量置换的项目,有效控制了水泥熟料产能的增长,也推进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对熟料总量和单位产品的
碳排放降低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下行业错峰生产,行业整体产能发挥率的波动,对行业达峰有较大影响。
排放标准上,我国现有环保体系,并未将二氧化碳列入污染物,相关排放标准也未建立,不同企业因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影响,造成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高低有别,对行业碳达峰的统计有所影响。
此外是技术创新应用和
市场机制的形成对碳利用市场的影响。当下生物质燃料替代、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行业碳
减排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但是碳产品的制造成本居高,应用领域不宽,碳产品交易市场机制尚未有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