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念志院士: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 支撑国家“碳中和”需求

2021-2-17 23:33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作者: 焦念志

中国海域自然碳汇潜力


中国领海面积约 300 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域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自然条件不仅赋予了中国海域巨大碳汇潜力,也给我们提供了实施多种负排放的空间。

中国海岸带蓝碳的碳汇总量相对较小;其中,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 0.36 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 0.59 Tg C·a−1 。相比之下,开阔海域碳汇量要大得多。据初步估算:中国陆架边缘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为 20.49 Tg C·a−1(陆源有机质向中国陆架边缘海输入碳汇为 17.8 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 15.25—36.70 Tg C·a−1 和 43.39 Tg C·a−1;中国大型养殖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即固碳量)约为 3.52 Tg C·a−1,移出碳通量 0.68 Tg C·a−1,沉积和 DOC 释放通量分别为 0.14 Tg C·a−1 和 0.82 Tg C·a−1;此外,通过实施人工上升流工程可以使得养殖区域增加固碳 0.09 Tg C·a−1,结合海藻养殖区实施可获碳汇量在 3.61 Tg C·a−1 以上。

综上,中国海域储存及向大洋传输的储碳量约 100 Tg C·a−1,相当于 342 Tg CO2。显然,单靠自然海洋碳汇不足以实现碳中和,必须研发海洋负排放方法技术。如果得以实施,则可成倍增加海洋碳汇储量。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