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全国碳市场催化剂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
深圳率先在2013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碳
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全国
碳市场进入议事日程。
与7个地区分散试点的状态不同,全国碳市场无疑更具系统性和统一性。相对独立的
碳交易市场存在系统独立、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以及
碳汇、碳抵消机制不通用等
问题。同时,碳交易价格和资源配置功能都需要在一定的市场规模下才能发挥作用。
故此,在“30·60”
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全国性碳市场建设迫在眉睫。
除发电之外,国内碳排放的主要行业还包括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金属、
造纸和国内民用
航空等7个行业。虽然试点地区往往包含了多个二氧化碳排放重点行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非纳入的行业越多越好。
以
北京为例,去年甚至有整月交易量几乎为0的时间段,而每到5~7月(履约期临近),各地就会出现交易高峰。其他试点地区也有类型的情况,说明市场交易还是以履约驱动为主。
“发电行业是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北京中创碳投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郭伟告诉《能源》杂志记者,“而且发电行业的产品比较单一,排放检测更便利。所以自然成为了首批进入碳市场的行业。”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中国
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2019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38克/千瓦时。2020年全国火电发电量5.28万亿度,对应的是大约4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率先将发电行业纳入碳市场,不仅是低成本减碳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推动淘汰低效燃煤电厂,促进发电行业的低碳转型。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
碳配额直接影响到发电量(收入)和成本,对企业在经济效益上的影响更加直接,能有效地改变履约驱动的交易情况。而且考虑到发电行业碳排放的巨大份额,先进行发电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可以为未来全国更大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碳交易模式不同,中国没有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而是建设了一个类似“排放绩效系统”。这实际上给发电企业更多时间来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强度。最终,
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可以依靠自身技术措施减少排放;而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只能少减排或者不减排,通过购买额度来实现减排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碳市场中自然就会涌现出大量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对于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