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哪些影响?
康艳兵介绍,首先,“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将引领和加速能源革命。
“能源活动占二氧化
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达86.9% ,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是重中之重,未来需要逐步建立起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体的安全可靠(Reliable)、成本可承受(Affordable)、可持续(Sustainable)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意味着未来三四十年间,如果届时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绝大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康艳兵说。
他认为,相应的,终端能源电气化水平将大幅提高,
电力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体终端能源。同时,电源结构去碳化特征将日益显著,水电、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占发电总量的比重将不断提升,成为未来的发电主体。为推动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大规模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调峰、直流、柔性、新型电网、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蓬勃兴起。
节能增效持续化、终端能源电气化、电源结构去碳化、能源系统分散化、能源供需智慧化将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
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重塑未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能源是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动力”和“血液”,随着未来能源业态发生颠覆性变革,这种深刻影响将渗透到作为“组织机体”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重塑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康艳兵说。“未来三四十年间,不仅仅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部分化石能源行业将逐步退出,也不仅仅是相应的输配系统将逐步退出,更为重要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部分传统化石能源将从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居民生活等终端用能的各行各业中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以电力为主的能源方式来支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他认为,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用能技术、工艺、设备将发生颠覆式的变革,产业链供应链脱碳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各种高效用电技术、能源供需两侧智慧化互动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高效热泵、绿色照明、零碳建筑、零碳
钢铁、零碳
水泥等新型脱碳化技术产品方兴未艾,将对未来的技术工艺、产业形态、就业方向乃至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