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深度“脱碳”
随着能源环保相关
政策的陆续推进,中国展现出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责任,去年9月下旬,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
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
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之下,
电力迎来深度脱碳。3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了“双重改革”: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
节能提效。该行动方案也意味着,电力能源脱碳的关键是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尤其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路线图和时间表,国家电网也给出了清晰的回答:到2025年,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到203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
在国家电网给出方案后,中
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央企也随后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
要减碳,能源领域是重中之重。《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这也是我国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
针对国家电网的率先表态,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在接受
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
减排的过程中,电力行业是核心。全球90%以上的碳排放是化石能源造成的,而化石能源的绝大部分被用来发电。其他的行业也是跟着能源走的。所以只有能源率先行动,后面的链条才能接的上。”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所有的能源供应最终都会变成电力,所有的能源需求也会向电力集中。电力脱碳和电力帮助各个行业脱碳是同时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