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早盘缩量震荡,个股涨多跌少,涨幅超9%个股逾50家,市场赚钱效应尚可。板块上,抱团股有所企稳,白酒板块反弹,部分资金回流
碳中和主题,人气龙头华银
电力7连板,南网能源反包涨停,特高压、环保、核电等分支走强,此外,短线资金亦青睐中环装备、南华仪器等股价低位弹性大创业板股,旅游酒店、机场航运、银行等板块表现活跃。整体看,市场大幅缩量,要注意板块间的跷跷板效应。盘面上,碳中和、特高压、环保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
钢铁、石墨电极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涨0.24%,报收3428点;深成指涨0.40%,报收13574点;创业板指涨0.59%,报收2659点。沪股通净流入21.5亿,深股通净流入27.7亿。
市场继续震荡。我觉得
行情没啥说的,和咱们之前讲的一样,这个位置不要指望有一蹴而就的反弹或者大幅连续的杀跌。宽幅震荡和反复拉锯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然后热点方面,早盘
碳交易继续上涨,消息面上电力企业明确成为第一阶段碳交易名单的主体。这个倒并不意外,之前国内做过几年的碳交易试点,基本上和行业内朋友聊天也是同样的看法——原因是,电力企业产品单一,排放量大,数据容易获得,试点时间久,经验相对成熟,因此先行开展。
但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洗牌的机会。
开展碳交易,传统落后的小型发电厂影响最大,部分小型电厂将被关停淘汰。
大型上市发电企业在
节能环保上投入力度大、工艺先进,清洁能源占比高,因此受益于碳中和
电力煤炭行业在碳交易中通常是支付的一方,当然要区别看,碳交易开放以后给清洁能源装机量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利好是最大的,因为高污染高
碳排放的企业必须要达到每年规定的碳排放标准,达不到就要被停工或者罚款,所以他们要想办法从清洁能源公司手里买碳排放指标,这才是未来几年最硬核的逻辑。
现在对于碳交易来说,其实两个主线比较重要。第一是稳稳地幸福——即交易所设在哪,股权占比多少。碳交易本质无论对出售方还是购买方都不会是重大损失/受益的一方。开场子的才是赢家。
第二就是清洁能源装机量占比较大的公司会明显受益。
其他热点方面,特高压、智能电网炒作的都是碳中和相关,这是主线衍生出的两条支线,后半周碳中和应该是做一个高低位龙头切换,但就近几天的行情来看,上蹿下跳,确实是没有什么太省心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