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市场机制做好“碳资产”管理必修课
除了优化能源结构,如何利用
市场机制促进
节能减排,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根据年初发布的《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今年我国将组织开展全国碳
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企业,未来将逐步覆盖发电、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金属、
造纸和国内民用
航空等八大行业。
碳市场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
节能减排、不断优化。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高于配额,就需要去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富余的排放配额。
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前,上海等8个省市开展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此,申能集团在2018年就组建了申能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市场化的
碳资产管理和
碳金融业务,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碳市场做好准备。
申能碳科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弦告诉记者,从总量来看,上海市每年发放碳排放总配额约1.5亿吨-1.6亿吨,申能系统企业每年分到碳排放配额量近2000万吨,约占上海总量的1/9到1/8。从意愿上看,由于申能承担着推动上海能源结构优化的重任,很早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改、落后产能替代工作,因此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实际排放的空间就非常有限。此外,整个
电力行业在上海碳市场中,也基本处于实际排放大于分到的
碳配额的状况。
“举个例子,申能旗下的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作为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同样每年都还需要支付排放成本。” 刘弦说。按上海市地方
碳交易试点40元/吨左右的均价和申能的排放缺口计算,申能每年购买的碳配额达到上千万元。
履约压力之下,申能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完成履约任务、降低履约成本。比如在上海市试点碳市场的早期阶段,市场上的碳配额价格一度处于较低水平,申能的交易团队抓住时机建仓,储备碳资产用于系统企业履约。“通过开展市场化的碳交易,申能连续两年的综合履约成本,对标上海市同期的碳配额拍卖价格,降低了40%以上。”刘弦说。
在积累交易经验的基础上,申能碳科技除了为系统企业提供履约服务,也为外部用户提供核查、开发、交易、管理等碳业务综合服务。不少市场人士分析,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落地,在市场机制下,碳排放权因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进而将成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类型——碳资产。对碳资产进行管理,可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盈利水平。
正如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所说,
碳减排表面上看标准严格,其实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有很大好处。“无论能源生产单位还是使用单位,都要把碳当成资产来管理,挖掘更多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