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格局和中国的挑战

2021-4-26 23:24 来源: 中国网

碳排放前30位国家和地区碳排放峰值分析


  为了科学地分析碳排放的峰值,避免单年度异常值带来的紊乱,本报告导入“移动平均”概念,针对“移动平均线”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分析。所谓移动平均分析是将一定时期内的数据加以平均,并对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的移动平均线进行趋势分析的手法,被广泛用于金融、经营等领域的趋势分析,最近在国际上还被应用于对新冠疫情扩大亦或是收敛的分析。

  本文以5年为单位计算平均值,对1980—2019年期间各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大指标进行移动平均线分析,以对拐点和趋势更准确的判断来评价各国在碳排放和节能减排上的表现。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分析

  从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移动平均线分析来看,在二氧化碳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南非、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波兰、法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埃及等17个国家通过了拐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相反在这一期间,中国、印度、伊朗、韩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泰国、越南、阿联酋、中国台湾、哈萨克斯坦、新加波、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仍然处在增长状态。

  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一直持续下降的趋势。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首先得益于发达国家减排努力的效果。

  在2000―2019年期间,英国减少了40%,美国、意大利、法国、阿联酋减少了30%,德国、西班牙减少20%,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减少了1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上的成就显著。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活模式提高,造成能源消费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扩大。在这一期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6倍和1倍,越南更是飙升了4倍。哈萨克斯坦增长了90%,印度尼西亚增长了80%,伊朗增长了70%,泰国增长了60%,土耳其、马来西亚、新加波增长了40%,韩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巴基斯坦增长了30%,巴西增长了20%,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增长了1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多都有所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高于英国和法国。尽早实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拐点应该成为政策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分析

  从对二氧化碳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移动平均线分析来看,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南非、墨西哥、巴西、英国、意大利、波兰、法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通过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峰值的17个国家相比,沙特阿拉伯、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埃及等5个国家不在其中。这5个国家虽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峰值,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没有通过峰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在2000―2019年期间,沙特阿拉伯增长了70%、加拿大增长了20%、澳大利亚增长了30%、马来西亚增长了40%、埃及增长了50%的人口。大幅度的人口增长滞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

  同样的情况在美国也有出现。2000―2019年期间,美国人口增长了4,735万,庞大的新增人口造成两个峰值之间出现了滞后。虽然美国2000年就通过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但直到2007年才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已经放缓,但还没有达到峰值。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目标下,各行各业各地都在制定达峰行动方案,期待这一目标能够如期,甚至提早实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