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报告说,中国比特币“矿场”的年能源消耗量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顶峰,约为297兆瓦 —— 或超过意大利在2016年的使用量。同时,“矿机”的年
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1.3亿公吨,或超过捷克、卡塔尔等国在2016年的碳排放总量。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和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于周二发表在同行评议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比特币挖矿机是获取比特币的方式之一。所谓的“开矿”是指使用计算机下载挖矿软件然后运行特定算法,与远方服务器通讯后可得到相应比特币。任何一台电脑都能成为挖矿机,只是收益会很低。专业“挖矿机”安装有专业芯片,多采用安装大量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极大。而存放这些“挖矿机”的场所,则被称之为“矿场”。
由于比特币的开采属于高度密集型耗能。在中国,大多数“矿场”位于供电资源丰富的省份,如
内蒙古、
四川、
云南和
新疆,因为在这些城市的电费价格相对较低。
根据剑桥大学2月份的一项分析报告估计,该行业每年约消耗121兆瓦电,大约占世界能源产量的0.5%。
比特币自2008年以来一直存在,但其价值在过去一年中迅速飙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采矿者”加入了这一行业。
《中国科学报》周三援引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姜尚荣的话说:“这个新兴行业的碳排放对中国的气候中立目标有着潜在的阻碍。”
最初,“开矿者”们使用通用计算机上的基本中央处理单元,然后他们转向能提供更多功率的图形处理单元,再后来又转向特定应用的集成电路。
该研究表示,硬件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大大增加了比特币开采的资本支出,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该研究还对比了不同的碳排放
政策所达到的效果。其中包括限制比特币开采的权限,场地监管和实施碳排放税。然后发现,场地监管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火媒发电资源丰富地区的比特币矿场被劝说搬迁到水力发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可以充分利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剩余能源成本。
在实施碳税的情况下,比特币“采矿者”将被收取两倍的排放费。但研究人员表示,这对减少碳排放强度的效果有限。“比特币区块链运行的证据表明,随着区块链技术更广泛的使用和应用,新规定应该以环保的方式来设计和安排。”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一旦中国将气候目标分配给各个省份,比特币“开矿者”就很难通过搬迁来逃避监管。
他说:“当中国的气候目标在省一级城市实施时,比特币“矿区”将无处可逃。即使是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省份也不太可能会接受这些项目,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能够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的、能源密集型的项目。”林伯强指出, “比特币矿场只消耗
电力,对当地经济没有任何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