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同在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副会长兼首席
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气候变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议题。
碳中和是未来三十年大国博弈的新焦点。“零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风口。谁占领潮头,谁就能拿到通向未来的钥匙。”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54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其排放总量占到了全球
碳排放总量的36%左右。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了50—70年。而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导致我国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承受较大压力。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期限仅为40年,考虑到我国现有的以高碳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超100亿吨的年碳排放量、高耗能产业去产能的艰巨任务等现实情况,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
减排降碳压力将同时存在。”骆建华表示,“对我国来说,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院长林翎同样认为,我国经济体量大、发展速度快、用能需求高,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使得我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高”。加之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具有高碳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惯性大、路径依赖强。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要快速下降,几乎没有缓冲期,实现减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