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
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表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随着中央高层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助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
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以及“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新增装机将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来实现。
事实上,真正确定其主体地位是在3月15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这是我国重大的能源
政策转变。中央不仅首次提出了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首次提出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此前中央的提法一直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虽然仅有两字之差,但是背后含义却是天壤之别。
2013年,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能源 “双控”目标。所谓“双控”,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此后,“双控”考核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中央提出严控煤电项目、以及此前提出的控制化石能源总量背后深层次含义是什么?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有何深远影响?如何理解在缺电地区继续装机煤电项目?近期,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就以上
问题接受了「能见」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