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碳不公平”现象求解
2017年,
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停机备用,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永别煤电的城市。此后,位于北京以北255公里的
内蒙古正蓝旗草原的上都电厂是华北网北线的唯一电源点。上都电厂一、二期各装备两台单机60万千瓦机组,三期工程装机容量为372万千瓦。发电燃煤全部来自锡林郭勒的褐煤,所发
电力由两条500kv输电线路直接接入北京电网。
与内蒙古
碳排放的“三高”相比,北京是全国少有的碳排放“三低”地区。2020年,北京
碳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戈近期撰文指出,应当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碳
减排不公平”现象,一些能源富集省份无形中为外省承担了部分碳排放,进而在碳排放空间分配及经济效益上均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相关受益省区也应在规则制定上尽力而为。
已有不少学者在关注省际间的“碳不公平”现象。在最新一期《中国环境科学》上,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多位专家撰文表示,部分发达省份不仅让外省承担了自身的部分碳排放,而且获得了来自外省的GDP净输入。
研究结果发现,内蒙古、
山西、
河北都是化石能源生产较为集中或自身产业结构偏向于重
化工业的省区,在大量为外省提供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也导致自身排放量显著增加,属于碳排放输入型省份;而广东、
浙江、北京、
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通过大量消费外省产品而避免了本地生产带来的碳排放。
内蒙古发改委环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一直想要争取国家对内蒙古推进碳排放达峰行动给予
政策支持。内蒙古方面主要诉求是,在分解“十四五”碳强度下降指标时,将作为煤化工原料未参与燃烧的煤炭从总能耗中扣减,对外送煤制气等清洁能源参照外送火电的核算方法核减碳排放量,对列入国家规划布局或核准批复的重大项目实行碳排放单列单核。
阳平坚则建议,省域之间经济交往可以把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计入到商品的价格里,“北京购入那么多内蒙古的煤电,可以把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计入到电价里面去。如果是绿电,则可以给内蒙古一些补偿”。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并不赞同建立省际间的补偿机制。他认为,国家内部有中央政府进行调控,省际间就得按照供需原则去行事。地区之间的差异光靠财政转移支付,是杯水车薪。解决的办法在于,通过
市场机制建立起省域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这需要打通跨省域间的市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