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碳市场的措施建议
面对碳
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企业开展以下工作,修炼内功,抓好实践,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充分通过市场降低成本、获取收益,实现低碳发展的华丽转型。
一是自身盘查,摸清家底。通过
碳盘查摸清家底是企业做好
碳管理的基础。首先,盘查的数据是后续常规监测、核算和报告的基础,对历史年份的
碳排放展开全面排查,收集厂区及设备的排放历史数据,能够了解自身数据基础,完善数据体系,防止不必要的数据缺失。其次,通过盘查能帮助企业梳理碳排放数据统计口径,以有效应对国家碳排放核查的要求。最后,企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识别出排放重点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改进意见,为制定碳管理战略、实施低碳改造项目、探索
节能路径提供支持证据。
二是碳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在全面盘查的碳排放总量之后,应当建立相应的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支持碳管理工作。一套统一的管理层面的制度和战略能有效减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内部资源调配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仅能提升碳管理水平,更能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建议企业建立低碳发展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的低碳发展方面的工作部署,对公司系统的低碳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
除此以外,企业应“定人定岗”,专门负责落实低碳发展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日常具体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研究拟定集团内碳排放管理的技术标准;对企业围绕
碳市场相关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组织实施数据统计、配额管理、配额交易、清缴履约、信息交流、技术培训、宣传教育、总结表彰等碳排放控制的基础工作。
三是碳数据信息化能力建设。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即是资产。
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数据更是根本,因此,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从数据采集、统计、汇总、排放核算到数据存档等进行全链条的管理,并在执行节点前预警,从而减少合规的风险。而且从长期来看,信息平台能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给企业减少管理成本。
除了数据和排放管理外,国内外有关碳交易的
政策变化迅速,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外接
第三方数据,对政策和市场价格变化进行有效跟踪和分析,支持企业制定交易策略,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碳市场有关人员能力建设。碳市场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是企业有效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企业应针对高层领导和技术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员工了解碳市场背景、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碳排放核算指南、交易规则、碳资产开发等,为不同角色提供相应的培训。随着国家政策变化、人员岗位变化等情况,还应该定期开展能力建设,提升负责人对市场的认知。
五是
碳资产管理及开发。在碳市场的背景下,企业应当重视碳资产管理和开发。如果简单按照国家履约要求,忽视
碳金融的作用,可能增加巨额履约成本,将“资产”变为“负债”,成为低碳发展中的绊脚石。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碳资产情况,积极使用
减排信用降低履约成本,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碳资产,助力节能降碳项目的实施。
六是在碳价约束下研究企业长期低碳战略。碳市场将给企业未来投资带来巨大影响,企业在制定未来的投资计划和制定降碳措施时,需要将碳价纳入量化分析的范围,以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内部碳价是企业进行长期决策的工具,世界500强公司中几乎一半的公司已经使用或计划在两年内使用内部碳价,并纳入投资决策。根据碳价对企业影响,企业可以设置合理的减碳目标和长期减排措施,指导其长期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¹数据来源各碳市场交易所网站、DESHt、路孚特等,笔者进行了统计汇总。
²数据来源:《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 END -
文|唐人虎: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刘卓君、陈志斌: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王秋蓉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第5期
原标题:《“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