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国际沟通能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会议、气变雄心峰会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好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上对中国碳
减排的舆论压力很大,甚至某些阶段还会有所增加。毕竟中国的年度
碳排放量占全球近30%。西方国家碳达峰相对比较早(欧洲在1990年左右,美国在2006年、2007年左右),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达峰,在这个过程中碳排放还在增加。
有一些媒体报道说,中国近年来还上了不少燃煤电厂,同时中国还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一些燃煤电厂的工程及融资,因此中国在碳达峰之前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还是相当大的,甚至会有所上升。这个议题的国际应对会涉及不少
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国际上正在讨论的问题,也会有很多压力,特别是批评和挑战的意见。
我们怎么去应对?需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好预判和专题研究,努力为国际谈判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意见。我想重点说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边境调节税问题,这涉及碳脚印所测算出来的含碳量及资金使用方向;二是关于碳
市场连通的问题,这涉及国际
碳市场的合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