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上线交易进入倒计时,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一大核心
政策工具即将横空出世。对于这项重要制度创新,怎么看?怎么干?系列报道《碳
排放权交易 着眼长远的“买卖”》,6月15日推出第一篇:碳排放权交易,为低碳社会“做买卖”。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内,技术人员眼睛紧盯电脑屏幕,神情十分专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上线运行,这个交易所承担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他们正在对交易系统进行测试。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测试最近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为的是确保系统上线运行后万无一失。
登记、交易、结算,这几个流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十年磨一剑”。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批准在
北京、上海、湖北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到今年3月,试点一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为104.7亿元。专家预计,全国
碳市场启动后,覆盖排放量将超过40亿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认为,这是我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他说:“因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是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这项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有很多政策工具,其中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来发现碳排放权的价格、成本,这是在政府直接政策干预之下,通过市场行为来推动温室气体
减排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的是2225家
电力企业,这些企业也是电力行业中的重点排放单位。今年是全国碳市场启动的第一个履约周期,下半年,这两千多家企业要完成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履约清缴等流程。为什么首先纳入电力行业?李俊峰解读,这和电力行业的特点有关。他分析:“因为电力联系着千家万户,对它的
节能减排的要求和推进,也形成了各行各业
节能减排的紧迫感。也把这个压力传导给大家,使大家都把节能减排这项工作重视起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逐步扩大,因为它(电力)占了40%,接下来像
钢铁大概要占百分之十几,像
建材也占百分之十几,可能向这些大户去扩展。”
接下来,钢铁、
石化、
化工、建材等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也将纳入全国碳市场。业内预计,这些行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绿色低碳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指标,节能减排做得好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一些专家还建议,将来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碳市场的激励机制。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说,可以通过碳市场理顺价格,使商品为低碳付出的成本在价格方面得到合理体现。他表示:“比如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在碳排放市场上得到合理的补贴,但是在电力市场上可能要付出一部分代价,形成两个市场的互补之后,就可能把能源价格调整到最合理的程度,之后就可以通过能源价格更好地引导技术的变化。”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则建议,接下来我国碳市场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可操作性,探索建立绿色责任账户,明确界定各类主体的产权和责任,推动
碳减排可持续发展。他说:“在绿色责任账户里,我们把生态、碳排放、其它污染物排放,还有经济增长这4个元素都放在同一个账户中,形成一个资产负债表;然后用投入产出表里面的收入法来进行分解,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各级政府,也包括每一个企业的绿色责任账户,从而能够清晰地界定每个主体的减排责任。”
放眼全球,多个国家一直在推动碳市场建设,但进展往往达不到预期。李俊峰等多位专家指出,我国启动全国碳市场可以提振全球碳市场信心,营造全球低碳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