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站在碳资产管理的十字路口

2014-3-7 13:38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企业站在碳资产管理的十字路口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从当前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看,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中。低碳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碳交易需求已经开始浮现。发展低碳经济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们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
       碳资产的推动者,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100个成员国及《京都议定书》签署国。这种逐渐稀缺的资产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出现了流动的可能。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中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碳资产管理的服务链条,尽管还很不完善。一个新的趋势是,一些潜在减排潜力巨大的企业,尝试下设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比如大唐、华能等电力公司都有自己的CDM中心。
       碳资产管理对于中国企业属于新兴产业,碳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兴未艾。许多技术及管理层面的信息尚不完善。国内关于碳资产管理方面的立法基础相当薄弱,企业之间的碳交易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碳资产及低碳经济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也相应短缺,无法适应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同时,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碳交易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中国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缺乏发言权。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这种局面会让中国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对于未来的碳交易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进一步确定市场秩序,将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平台完全打造起来。
       我国企业提高碳资产管理的建议
       完善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推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定碳排放考核标准、能效标准及其审计制度,实行自愿减排协议制度,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完善产业增量控制引导制度,鼓励低碳产业、限制高碳产业发展。推行降低技术创新成本的技术推动政策和提高技术创新收益的需求拉动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碳资产的管理。完善已有法律的相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形成有效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完善碳交易的市场,为国内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标准,争取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不再被动接受定价。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碳交易市场的调节与规范。 (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