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重视碳交易进展
据了解,按照一般口径计算,
石化和
化工行业的
碳排放总量排在全行业的第4位,靠前的则是
电力、
钢铁和
建材;而细分来看,炼化、煤化工、无机碱、无机酸、化肥等子行业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大。
“对企业和资本
市场来说,全国
碳交易市场上线是落实‘碳达峰’‘
碳中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它的意义在于可以赋予二氧化碳一定的价格和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运营的成本。”李永亮认为,碳交易市场上线后,企业可能要重新进行资产评估,部分资产尤其是高碳排放的资产价格可能会降低,而拥有先进工艺生产线的企业考虑到碳的价格后,和同行相比将更占优势,有利于资产升值。
对于部分高耗能、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的企业,李永亮指出,引入碳交易市场不一定会让企业付出高额代价,因为企业可以通过
节能技改降低碳排放量,降低能耗,即降低能源成本。
“因为在全国碳交易市场起步的几年时间里,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应该是以免费为主,而对整个石化和化工行业来说,碳排放配额肯定有缺口,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李永亮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化工企业通过建设热能、电力等辅助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
李永亮对此表示肯定,“化工企业的余热利用、热能的梯级利用等节能项目,有利于企业及所在园区降低碳排放量,也会带来碳
减排的相关效益。有的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比行业平均水平要低,这时候其实它的碳排放配额可能有富余,它就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一部分配额,从中获益,所以我建议企业尽可能地去上一些节能项目。”
李永亮建议,一方面,企业一定要重视碳交易市场相关建设工作的进展。因为如果能用好碳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石化和化工企业要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的规划。
5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对此,李永亮建议企业一定要重视碳排放管理能力的建设,包括建立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培养碳排放管理员相关人才。
据介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委托,正在开展石化化工行业碳
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工作,包括石化和化工行业
碳配额分配方案的制定和更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测试,碳排放市场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的相关研究,碳排放管理员的培训和评价工作,提高企业碳交易的能力和碳排放管理的能力。
“我认为,包括炼化、煤化工等大型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多上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碳中和’项目,因为越是大的企业,越有实力去做‘碳中和’。”在李永亮看来,“碳中和”实际对龙头企业更加有利,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或改善整个行业的结构,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还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