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减少碳排放唯一选择
“由于
钢铁行业的工艺流程较长,中间产品又比较多,所以
碳排放的核算相对比较难,目前钢铁行业对碳排放交易的标准认定还在进行中。”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介绍,钢铁行业是除了火电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占全部碳排放量的15%左右。
最近几十年,我国钢铁行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做了许多工作,从碳排放来看,在世界上也处于先进水平,但炼钢的工艺流程决定了钢铁行业必须是高排放的一个行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已经不大。
因此,徐向春表示,碳排放配额的发放一方面是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考虑到钢铁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
问题,不能将相关标准提得过高,否则是得不偿失。
而据韩晓平介绍,国内钢铁行业目前仍需要转型提升,尤其是要减少普通钢铁的冶炼,因为这一块已经超过国内需求,继续增加产量将导致钢铁行业的整体效率降低。
他预测称,“估计不用到2060年,可能到2050年时,国内钢铁行业就不需要增加新的产能了,可以凭借自身积蓄的钢铁和废钢实现循环,而我们钢铁的进口量很少,加上其他替代材料,钢铁将提前实现‘
碳中和’。”
和钢铁行业一样,韩晓平表示,随着建设高峰期过去,
水泥行业也已经不太可能再继续大幅度增长,而且水泥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不必担心水泥的碳排放增加,“水泥行业的碳排放可以通过替代材料来解决,比如用有机碳制造的复合材料盖房子,不仅消耗的材料量更低,材料寿命更长,而且
节能效果更好。”
此外,韩晓平表示,
碳交易市场并不是减少碳排放的唯一选择,还要把其他如
碳汇、自主
减排、技术进步等机制建立起来,制定一个整体逐年递减的机制。其中,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测算,国内植被碳汇能力大约有7亿~8亿吨/年,随着气候变暖、植被覆盖增加,国内植被碳汇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所以
碳减排量是个动态标准。
“虽然大家对碳交易市场寄予很大的希望,但随着碳排放量减少,这个市场的碳交易量也是逐年递减的,未来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小。在此期间,有些行业可以提前实现‘碳达峰’,然后提前实现‘碳中和’,有些行业就可以稍微推迟一点,因为要保证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智慧融入其中。”韩晓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