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业对于碳市场仍不够重视
6月底,一笔
碳汇大单引起
市场关注。6月28日晚间,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双双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碳汇合作协议。不过,两家企业也表示,此次协议仅为初步意向框架协议,其中涉及的金额和数量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跃跃欲试的企业不止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近期多家企业宣布设立
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平台,例如豫能控股(001896,SZ)等。
“趁着热度在做,这个方向挺好的。”刘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参与更积极,大家关注度更高,这一领域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全国
碳市场启动在即,刘锐也非常忙。除了日常性的测试,他也经常协助企业做咨询管理。刘锐观察到,对于
碳交易,此前已经纳入试点的企业更加积极,而此前非试点的企业相对来说不够重视。
“当前碳交易相关的培训已经不少了,但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效果仍然不如让他亲自去尝试。”刘锐提到,近期的碳交易相关培训,很多企业派来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常前后不同,“部分企业把碳交易相关培训当成了任务”。
刘锐分析称,很多企业可能要等到真正在碳市场上赚钱了或者亏钱了,才会认真去研究这一市场。
好在市场对于碳交易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例如此次包钢股份和岳阳林纸的碳汇大单,刘锐认为可能为市场带来触动,未来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企业参与度逐步提高,那么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如何?据刘锐介绍,从技术和制度等角度来看,启动市场已经没
问题了。
对于外界分析的当前全国碳市场配套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刘锐认为,制度的完善是逐步的过程。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情况下,需要的配套监管和业务管理制度也不一样。就像证券市场,相关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中。
据刘锐介绍,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
政策能够覆盖到的体系基本覆盖到了,且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只是在细节上面还需要后续的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