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是中国对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推进
碳排放数据透明可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行条件。生态环境部下发文件,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建立碳
排放权(以下简称“碳权”)交易
市场。推动碳权交易,需要有效开展碳排放数据的测算、统计、分析,形成碳排放数据实时动态监测,让“卖碳翁”与“买碳翁”双方在互信环境下真实交易。
当前,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对本地重点排碳单位的碳核算上,至于碳权配额如何分配、交易等鲜有细则出台。碳核算过程中,也多以企业自查、生态环境部门核算为主要方式,
第三方的评价监督和核算系统也少有组建。
针对此,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得到业内认可的碳排放数据评价与核算系统,确保碳权交易市场良性运转?
当务之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统计标准,同时构建完善的碳核算监督机制。按照目前的碳权交易管理办法,碳排放数据以企业自查、编制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核查的方式开展。在此基础上,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碳排放数据进一步核算,并定期公示,接受社会和全行业监督,避免利用碳权指标进行“权力寻租”。
当前,各个行业都有一套自行的数据管理体系,未来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权交易市场,需要全行业碳排放数据的实时、公开、准确。因此,要打破行业壁垒,推动碳排放数据互联共享,逐步构建全行业认可的碳排放大数据中心,为控碳
减排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参考。
形成不失真的碳排放数据之后,主管单位应加强对碳权交易规则的规范引导,避免投机行为,警惕碳权交易沦为不法机构的盈利工具。